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赏牡丹

标题包含
赏牡丹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初名王审潮,字仲初,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建立者。 王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参军入伍,因勇武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黄巢起义时,王建...查看更多
Xylona
去完善

译文
这朵花有着独特的美名,盛开时使整个城市增色不少。它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令水边的菱角、山间的踯躅为之黯然失色。花瓣轻柔地包裹着细小的脉络,妖娆的色泽为它的娇嫩肌肤增添了温暖。金黄的花粉密布在花蕊间,绛红色的萼片如丝般柔韧。这种美艳的花朵适合点缀皇帝的衣袍,也值得被绘制进宫廷的画卷。然而,傍晚时分的花儿却像忧郁的新妇,憔悴的面容令人心疼;又像期待丈夫归来的病妇,妆容已残。诗人告诫我们要珍惜花开的时光,邀请客人共享片刻的美景。然而一夜轻风过后,即使付出千金也难再寻得如此美好的花朵。
Xylona
去完善
释义
《赏牡丹》王建注释: 1. 皇都:这里指长安城。 2. 苓菱:植物名,这里的“死”指枯萎。 3. 踯躅:一种落叶灌木,果实可入药。这里的“枯”指干枯。 4. 细脉:这里指牡丹花的脉络。 5. 暖鲜肤:形容牡丹花的鲜艳色彩。 6. 蕊:花朵的中心部分,通常包含花粉。 7. 黄粉:指牡丹花瓣上的黄色粉末。 8. 棱:这里指牡丹花瓣的形状。 9. 缕绛苏:形容牡丹花瓣的颜色。 10. 和薰御服:指牡丹花香可与皇帝穿的熏香衣服相媲美。 11. 宫图:皇宫里的图画。 12. 新妇:这里指牡丹花的新花期。 13. 残妆:这里指牡丹花的凋谢期。 14. 斯须:片刻之间。 15. 千金买亦无:即使花很多钱也买不到这样的牡丹花。
Xylona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点题,强调了牡丹的名贵;颔联、颈联则具体描述了牡丹的色彩、形态,展现了其迷人的魅力;尾联则以风起的场景,暗示牡丹的花期短暂,珍贵无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Xylon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赏牡丹》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描绘牡丹花美丽姿容的诗篇。这首诗歌于贞元、元和年间(785-820年)创作,此时正值大唐盛世的末期,社会矛盾逐渐显露,但文化繁荣依旧。 王建于这个时期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小官,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晚年生活简朴。他的诗作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色彩,善于观察和描绘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赏牡丹》这首诗中,王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好形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他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矛盾,以及人们对国运衰败的忧虑。
Xylon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