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 其三
瑰奇擢秀从王屋,灵寿传名自汉庭。
仁者存心安老者,欲扶蹇步得长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神奇的美景源自王屋山,长寿的故事源于汉朝宫廷。仁慈的人让老年人安心,想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得到安宁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王屋:即王屋山,位于今中国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这里代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2. 灵寿:古代的一种木质手杖,相传能使人长寿,故称。这里指的是送来的礼物之一。
3. 汉庭:汉代的朝廷,这里用汉朝代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中国。
4. 仁者存心:源自《论语·颜渊》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
5. 安老者:使老年人安心。这里的“老者”指的是诗人自己。
6. 欲扶蹇步:想要扶持困难的步履,意指得到帮助以克服困难。
7. 长宁:永远安宁,这里是诗人祝愿对方生活平安宁静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双鹤与灵寿杖的美好意象。首句“瑰奇擢秀从王屋”中的“瑰奇”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双鹤的奇异形态和高尚品质,而“擢秀”则暗含着双鹤的高贵出身。王屋山是古代著名的仙山,这里用来比喻双鹤如仙境般出尘的气质。第二句“灵寿传名自汉庭”中,诗人以汉朝为背景,用“灵寿”一词描绘出灵寿杖的神圣地位。诗人将双鹤与灵寿杖并置,暗示两者皆有神奇的力量。第三句“仁者存心安老者”表达了诗人的期许,希望仁者在生活中心存善良,善待老年之人。第四句“欲扶蹇步得长宁”则祝愿所有人能借助灵寿杖等外力克服困境,获得长久的安宁与快乐。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所创作的《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 其三》这首诗,作于仁宗朝(960-1063年)。
文彦博在晚年致仕后曾以藩帅身份任职太原府。在当时,他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太原百姓生活贫困的面貌。然而,由于诗人在地方执政的过程中受到朝廷权力派的打压和排挤,使他颇为沮丧。在公元1054年的某个冬日,他被调离政治中心,黯然离开汴京,赴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不久之后,便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
此时北宋政权已经建立约一个世纪,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疆土辽阔,疆域空前巩固。诗人在此期间为政有方,注重民生福祉。尽管如此,他依然感受到了朝廷内部复杂的人事纷争和权力的压迫。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双鹤高洁品性的赞美,隐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始终保持高尚品质和高尚情操的情怀。同时,表达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