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独酌
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
罇前解下渊明帢,起就东奚濯腻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日观赏水边的游鱼,独自悠闲地饮酒望着青山。
从酒樽前摘下陶渊明的头巾,起身来到东边的水池洗去脸上的油腻。
去完善
释义
1. 尽日:整日,一整天。
2. 观鱼:观赏游鱼,比喻悠闲自得的生活。
3. 坐水边:坐在水边,指在水边闲坐。
4. 悠然:从容自在的样子。
5. 独酌:独自饮酒。
6. 望青山:望着远处的青山,表示欣赏美丽的景色。
7. 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8. 解下渊明帢:脱下陶渊明的头巾,比喻放下官职,回归田园生活。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描写田园生活著称。
9. 起就东奚濯腻颜:起身到东边的水边清洗油腻的脸庞,表示远离世俗,过简朴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湖上独酌》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描绘其闲适生活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致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水边尽日观鱼的悠然自得与独酌望山的超脱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上独酌》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当时文彦博任御史中丞,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在诗人担任要职之际,宋朝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形势。一方面,内部矛盾丛生,官僚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辽金等北方民族对宋朝边境威胁加剧。面对这样的现实,文彦博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创作了这首诗篇。
《湖上独酌》描绘了诗人在湖畔饮酒时,心情沉重地思考国家大事的场景。诗人借酒消愁,却愈发感到忧虑重重。他担心国家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会影响国家的繁荣和民众的福祉。这种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文彦博作为一名政治家、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