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桐庐有诗示成季
此是滩头处士家,我从何日离天涯。
木棉高长云成絮,瞿麦平铺雪作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位于河岸边的隐士之家,我是从何时开始远离了尘世?
木棉树高高耸立,白云飘荡如絮;瞿麦草平坦铺开,花朵洁白如雪。
去完善
释义
1. 滩头:河川、溪流或海滩上的浅水地段。
2. 处士:未仕或隐逸的士人。
3. 木棉:树木名称,树干粗壮,高达25米以上。
4. 瞿麦:草本植物,常用于园艺、绿化和药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以滩头处士家起兴,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景象。接着,他用“我从何日离天涯”这一问句表达了思乡的深情,暗示了自己远离家乡的惆怅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木棉树的高大与棉絮如云的景象,以及瞿麦草在雪中盛开的情景,这两种景象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桐庐有诗示成季》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一首描绘旅行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林光朝(1009-1065年),字君献,号屏山,福建莆田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在创作这首诗时,林光朝正身处政坛。他曾任参知政事等职,与皇帝宋仁宗有密切关系。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朝廷政治环境日益复杂,林光朝逐渐陷入官场斗争的漩涡。在这一时期,林光朝曾两次被贬谪至江南地区。第一次是在1048年,他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开始了他的南贬生涯。在这次南贬期间,他曾多次游历浙江一带的名胜古迹,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道桐庐有诗示成季》。
在这首诗中,林光朝以桐庐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桐庐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光朝对桐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赞美之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