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芹斋诗

标题包含
芹斋诗
春风芹下足迟留,白鸟平田忆旧游。 说尽轩裳还过眼,读残书卷复从头。 偶逢隐几何须问,不到投簪便拟休。 平世声名如皦日,欲将何地置巢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拂面时光慢,白鹭在田间回忆往日的畅游。 看遍世间繁华又过眼云烟,读完诗书从头开始。 偶尔遇到隐居何必打听,不到辞官时就打算休息。 在这太平盛世里声名如皓月当空,却无处安放那归隐的心。
去完善
释义
1. 春风芹下足迟留:这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诗人站在芹菜地的边缘驻足观望,感慨万千。其中“芹”是蔬菜的一种,即芹菜,这里代指农村或田野。 2. 白鸟平田忆旧游:这句描绘了诗人在田野中看到白鸟飞翔的情景,引发了对过去畅游乡村的回忆。其中“白鸟”指的是白色羽毛的鸟类,比如白鹭;“平田”是指平坦的田地。 3. 说尽轩裳还过眼: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荣华富贵已经消失,但还是要学会放下这些过往的浮华,继续前行。其中“轩裳”是指古代官僚的车马服饰,象征着富贵荣华;“过眼”表示很快过去的意思。 4. 读残书卷复从头:这句是说,即使读书读得疲惫不堪,也要坚持下去,从头开始。其中“书卷”是指书籍;“复从头”就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5. 偶逢隐几何须问:这句是说,如果偶然遇到了隐士,也不必过多地询问他们的来历和生活。其中“隐几”是指隐士;“何须问”是反问语气,表示没有必要多问。 6. 不到投簪便拟休:这句是讲,如果不能放弃世俗的追求,那就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投簪”是指扔掉簪子,意味着放弃做官的意愿;“拟休”是打算休息的意思。 7. 平世声名如皦日:这句是说,在这太平盛世里,名声就如同明亮的太阳一样照耀着世人。其中“平世”是指太平盛世;“皦日”是指明亮的太阳。 8. 欲将何地置巢由:这句是诗人自嘲的语气,表示不知道在这个太平盛世里,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哪里。其中“巢由”是指巢父和许由,他们是上古时期的两位隐士,这里诗人以他们为榜样,暗示自己也有归隐山林的想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芹斋”为名,诗人表达了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怀念。首联描绘了在春日阳光下,作者漫步于田间水芹边,与平田的白鸟相映成趣,追忆过去的游历。颔联则表现出作者在阅览诗书的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仕宦生涯,虽有得意之作,但仍感过去之时光。颈联和尾联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不遇明主就应放弃功名,希望在太平盛世中能够寻得一处如巢父、许由般的隐居之地,过上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芹斋诗》是南宋诗人林光朝的著名诗篇,创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林光朝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在这一时期,林光朝的人生经历也颇受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高中,直到晚年才被任命为地方官。在此期间,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道德品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此外,林光朝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之下,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林光朝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百姓苦难的关注。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社会的各种问题,用真挚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慨,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