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标题包含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 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 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春寂寞心。 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庶(1019年-1058年),字亚夫,一作亚父,晚号青社。北宋著名文人,江西诗派诗人之一。 黄庶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就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颇有政绩。在任期间,他关心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悠悠岁月陪伴我的是一张老琴,虽然破旧但依然珍贵无比。世界上能听懂的人并不多,而在酒宴之上你我才是真正的知己。清风与明月、白雪和阳春,都在琴声中交汇,那是我内心的孤独与宁静。不要惊讶于我在弹奏南薰曲时投入如此深的感情,因为我在其中倾注了对君王和国家事业深深的期许与执着。
去完善
释义
1. 百年生计一张琴:百年指时间很长;生计是指维持生活的办法;张琴是指安放好琴。这句话是说蜀僧弹琴有很高的技艺,一张琴可以给他带来长久的生计。 2. 敝轸枯弦:敝轸是破旧的车轮;枯弦是老旧的琴弦。这里用来形容琴的状况,强调其历史悠久。 3. 抵万金:抵是相当于;万金比喻价值极高。这句话说这张琴的价值非常高。 4. 世上几人曾入耳:入耳表示听到过这美妙音乐的人。这句诗是说世上听过如此美妙音乐的人很少。 5. 樽前此日是知音:樽前是指在酒席之前;知音是指理解并能欣赏这种音乐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今天在酒席前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知音。 6. 清风明月虚无境:清风明月是一种美好的景象;虚无境是音乐所带来的想象世界。 7. 白雪阳春寂寞心:白雪阳春是指高洁而美好的事物;寂寞心是指孤独的心情。这句诗表达的是蜀僧孤高清雅的心境。 8. 莫讶南薰沉听久:莫讶是指不要惊讶;南薰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妙的音乐。这句诗是说不必惊讶于蜀僧弹奏的音乐如此美妙,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9. 致君基业用功深:致君是指辅佐君主成就大业;基业是指国家的根基事业。这句话是说蜀僧的音乐修养对国家的根基事业有很大的贡献。
去完善
赏析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是一首赞美音乐艺术的诗,作者通过琴音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达了音乐对人心的影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首联“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通过对一张古琴的描绘,强调了古琴的价值。诗人用“百年生计”来形容琴的重要性,意味着弹琴需要一生的努力;而“抵万金”则突显了古琴的珍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尊重和热爱。 颔联“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诗人感叹世界上能欣赏这美妙音乐的人不多,能在酒宴上听到这样的琴音,实在是非常难得的知己。这里的“知音”既可以指欣赏音乐的听众,也可以理解为与诗人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颈联“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春寂寞心”,描述了在清幽的夜晚,欣赏着明月清风的美景,倾听着高雅的音乐,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孤独。诗人将琴声与自然美景相结合,表达出音乐所带来的恬静心境。 尾联“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诗人以舜帝时期的南风之熏作比,寓意美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国家发展繁荣。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音乐艺术能够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信心。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是宋代诗人黄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黄庶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学,他的诗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好成绩。直到晚年,他才得到了一个较低的官职,但仍然尽职尽责地为国家效力。 在这首诗中,黄庶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忠诚。他借音乐的力量,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