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赏蔷薇

标题包含
雨中赏蔷薇
春风庭院少迟留,烂熳红英带雨羞。 最是花边情绪恶,看花狼藉为花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逢(1893年-1975年),原名顾国昌,字梦飞,号静庵。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顾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轻时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专业,期间对书法和篆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日小院里时光流逝缓慢,美丽的花朵在雨中害羞地绽放。 最令人感慨的是花朵旁的情绪低沉,看着花落满地不禁为花朵担忧。
去完善
释义
《雨中赏蔷薇》顾逢 1. 迟留:此处指春天的时间缓慢流逝。 2. 烂熳:亦作“烂漫”,绚烂繁盛的样子。 3. 红英:这里指蔷薇的花朵。 4. 带雨羞:带着雨滴显得羞涩。 5. 最是:表示在某种情况下最突出的。 6. 情绪恶:心情恶劣。 7. 狼藉:散乱残破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雨中赏蔷薇》描绘了春天时节在庭院中欣赏蔷薇花的情景。诗人在首句以“春风”和“迟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而“烂熳红英带雨羞”则描述了蔷薇花在春雨中的娇艳之态。诗人通过对蔷薇花的赞美,传达出对美好春光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最是花边情绪恶,看花狼藉为花愁。”表达了诗人对蔷薇花的关切之情。诗人以“情绪恶”来形容自己在赏花时的复杂心情,既惊叹于蔷薇花的美丽,又担忧其被雨水摧残。这种担忧体现在最后一句“看花狼藉为花愁”,诗人看到落花满地,心中不禁生出怜惜之情,为花朵的命运担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景易逝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赏蔷薇》是明朝诗人顾逢的一首描绘雨后蔷薇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时期(约公元1368-1644年)。在这个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顾逢生活在明朝晚期,他的生平事迹虽然鲜为人知,但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和生活有着深厚的热爱。在他的作品《雨中赏蔷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蔷薇花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休闲,对文化生活有较高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顾逢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如《雨中赏蔷薇》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