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转庵诸人筠斋赏荷花次转庵韵
一笑筠斋同集客,眼看荷花笑中坼。
未说赏花先赏叶,破晓清香晨竟夕。
了知出水非雕饰,乍觉临流似涂泽。
多情落日助酣红,争媚清漪动寒碧。
其间得意谁最多,几个文禽不容只。
锦鳞似梭跃流黄,雨盖如镕倾大白。
同社持觞聊破戒,行令传花非俚画。
昆明撑舟真锦渡,太华如船俨仙籍。
明朝定尔传新篇,今日褎然有诗伯。
诗来忽起西湖思,我辈已觉蓬莱隔。
忆曾画船作夜游,亲听菱歌和露摘。
南高北高祇在眼,长桥短桥频泛宅。
挂冠神武吾盍归,奏篇未央君盍适。
便应献策取貂蝉,焉用孤吟和蝼蝈。
功成五湖有成例,全赐西湖底分擘。
回视筠斋乃坳堂,岂须更许渔争席。
红莲绿水姑相娱,明月夜光成浪获。
当暑清风诵三过,真是双清泯心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笑的竹斋诗人齐聚一堂,眼中所见的荷花在微笑间绽开。
还未谈论赏花之事,先欣赏荷叶之美,清晨破晓时分,清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夜晚。
理解了出水并非人工雕琢,才觉得靠近水流仿佛是自然的涂抹。
多情的人儿让落日更加醉人,争相在水波荡漾中展现自己的美丽。
其中最为得意的景色,恐怕就数那几只不愿离去的鸟了。
鱼儿在水中穿梭,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荷叶在雨中倾倒,就像倒满的大碗酒。
诗人们一起举杯,聊以自慰;游戏行令、传花都不是市井之画。
昆明湖的撑舟就是美丽的风景,而太华山则如仙境中的船只。
明天定会传唱新的诗篇,今天已出现许多诗坛精英。
忽然想起了西湖的美景,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蓬莱仙境般的美好。
回忆起曾经的游船夜游,亲耳倾听的采菱歌和露摘声。
南高峰、北高峰都在眼前,长桥、短桥多次出现在诗人的住所。
辞官隐居的神武门,我们何不回去?撰写诗篇的未央宫,君王们何不前来?
为国家建功立业,又何必独自吟咏唱和蝼蛄的声音呢?
成功后的生活可以像范蠡一样逍遥自在,西湖的美丽将永远属于我们的心头。
回望一下竹斋,虽然狭小,又何必与渔民争抢位置呢?
红莲绿水的画面,让我们相互娱乐,明月的光辉照映下,我们仿佛得到了世间的一切。
在炎炎夏日中,诵读这些诗篇,真的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清凉。
去完善
释义
1. 转庵:作者的朋友,名字不详。此处为其住所的名称。
2. 筠斋:竹子搭建的小屋。这里指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地方。
3. 坼:动词,本意是开裂,这里用来形容荷花的绽放。
4. 雕饰:装饰、雕琢之意。
5. 涂泽:涂抹润色,此处指水面上波纹流动的视觉效果。
6. 文禽:指羽毛漂亮的禽鸟,这里比喻荷花。
7. 锦鳞:色彩艳丽的鱼类,这里指在水中游动的鲤鱼等鱼类。
8. 雨盖:荷叶。
9. 大白:古代大酒杯的名称。
10. 昆明:昆明市,位于中国西南部。这里指昆明湖或昆明池,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湖泊。
11.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这里指太华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地。
12. 篇:诗篇,诗歌的总称。
13. 褎然:明显的样子。
14.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15. 挂冠神武:挂冠,辞去官职的意思;神武,指京城。整句话意思是辞官回乡。
16. 奏篇未央:向朝廷献诗,未央指未停止。
17. 五湖:此处指江南地区的大小湖泊。
18. 全赐西湖底分擘:把整个西湖分给众人欣赏。
19. 底分擘:把什么分开给众人。
20. 回视筠斋乃坳堂:坳堂,低洼地。此句意为再看这个筠斋不过是低洼地,不必计较纷争。
21. 姑相娱:姑且娱乐。
22. 夜光:月光。
23. 诵三过:朗诵三遍。
24. 双清:指清风和明月带来的清凉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荷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歌以“一笑筠斋同集客,眼看荷花笑中坼”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众人欢聚一堂,共赏荷花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荷花的生长、香气、形态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强调了荷花天然的美和人工雕饰的区别。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和丰富深厚的内涵,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荷花画卷,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转庵诸人筠斋赏荷花次转庵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即中国的宋朝晚期。
在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这一时期的诗人通常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动荡,他们的诗歌往往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许及之作为一名南宋诗人,也不例外。
在这一时期,许及之的生活经历了许多起伏。他曾任过官职,但在政治斗争中失利,导致他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在《同转庵诸人筠斋赏荷花次转庵韵》一诗中,许及之以荷花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他也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伤和感慨。
总之,《同转庵诸人筠斋赏荷花次转庵韵》这首诗是许及之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他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