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标题包含
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叶子先于花朵挂满枝头,邮差正忙碌地为诸位亲友们分发快递。 在封口包装时曾仔细注意色彩搭配,打开竹编礼盒却未能闻到花香。 这风的凛冽似乎对花儿有些影响,不过好在离家已不远,可以稍加品尝。 尽管福建有着千万株那样的植物,但还是比不上家里熟悉的味道令人回味悠长。
去完善
释义
1. 兴化军:地名,位于福建南部,宋时设有兴化军,即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市一带。 2. 曹殿丞:兴化军的地方官员,即曹知府。 3. 荔支:荔枝的别称,一种水果,产于南方地区,果实皮红肉白,味道鲜美。 4. 厚叶先枝新绛囊:形容荔枝的外观,叶片厚实,果实挂在枝头,表皮为深红色。 5.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代曹殿丞。 6. 驿人:驿站里的工作人员,负责传递信件等事务。 7. 彩毫:毛笔的美称,这里用来描绘荔枝包裹时的精美情景。 8. 筠笼:竹子制成的箱子或笼子,用于装载荔枝。 9. 风色甚豪:形容天气条件良好,有利于荔枝的保存和运输。 10. 闽州:古代对福建地区的称呼,泛指福建各地。 11. 千千树:形容荔枝树的繁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荔枝的诗歌。诗人首先描绘了荔枝的外貌特征,强调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味。接下来,诗人通过使君、驿人、彩毫、筠笼等形象,展示了荔枝从采摘到分发的过程。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荔枝的思念之情,即使福建有众多的荔枝树,也无法替代家乡的味道。整首诗情感丰富,表达出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襄所作,创作于公元980年左右。蔡襄当时任尚书郎,受到皇帝器重,后被任命为福建路转运使。他在福建期间,主要负责管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事务,这也为他了解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提供了便利。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海外贸易优势。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地区是荔枝的重要产区,荔枝在当时被视为珍品,很受文人墨客的赞誉。 蔡襄在收到兴化军曹殿丞寄来的荔枝后,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赞美了荔枝的美味和福建地区的富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