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昭君图

标题包含
题昭君图
朔风吹鬓影,犹抱琵琶立。 胡儿在何许,边头羽书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风轻拂过头发的影子,她依然抱着琵琶站立。远方的胡人在哪里呢?边境的战报已经十万火急了。
去完善
释义
朔风:北风,这里指塞外之风。 鬓影:鬓角的影子,形容头发随风飘动的样子。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匈奴。 何许:何处,哪里。 羽书:古时用鸟羽作为传递军事紧急信息的工具,后来泛指战争信息或军情。
去完善
赏析
《题昭君图》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一首描绘昭君形象的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她临危受命、担荷国运的英勇形象。同时,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昭君远离故乡、独自在异乡的关切之情。 首句“朔风吹鬓影”,通过描述朔风吹动昭君的头发,展现出边疆环境的艰苦和恶劣。同时也体现出昭君在这样环境下的坚韧和不屈。紧接着的“犹抱琵琶立”,描述了昭君怀抱琵琶的形象,展示出她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第二句“胡儿在何许,边头羽书急”,揭示了当时战乱的背景,以及昭君肩负起与匈奴和亲的使命。诗句中的“边头羽书急”意味着边境战事紧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昭君图》是南宋诗人王灼的一首描绘昭君形象的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 在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入侵,导致北宋灭亡,南宋被迫偏安江南一隅。在此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主题,借古讽今,表达他们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和亲的期望。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遂宁府小溪县(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金国的侵略和国家动荡的岁月。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题昭君图》中,王灼通过描绘昭君的形象,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引子,寓含着南宋时期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他也通过对昭君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英勇不屈、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