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
柔梢繁白玉钿封,忍尽娇心恨几重。
姑射真人冰作体,广寒仙女月为容。
江南春信香犹在,楼上晨妆粉不供。
可惜东风晴未暖,洛川流雪更无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柔软的柳梢被白雪覆盖,如同白玉做的头饰被封存,忍住了所有的娇嫩与心事,到底有多少重的遗憾和悔恨呢?
如同姑射山的仙子有着冰清玉洁的体态,广寒宫的仙女有着月华般的容颜。这就像是春天来到江南的信息依然充满香气,楼上的女子清晨梳妆却没有足够的脂粉来涂抹。
遗憾的是春天的阳光还不够温暖,就像洛水边流动的白雪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去完善
释义
1. 柔梢:柔软的柳树枝条。
2. 白玉钿封:形容梅花花朵洁白如玉,排列整齐如同镶嵌的钿花。
3. 忍尽娇心:忍受住所有的美丽与委屈。
4. 姑射真人:指传说中的神仙女性形象。
5. 广寒仙女:指神话中的嫦娥。
6. 江南春信:春天的消息。
7. 楼上晨妆:描写女子清晨梳洗的情景。
8. 洛川流雪:形容梅花如流动的雪花飘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之美,诗中将梅花枝条比作“柔梢”,且花朵繁多,如同白色的玉钿镶嵌其中。颔联则描述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及特质,忍受寒冷,使其娇艳而怒放。接下来,诗人又将梅花比作了“姑射真人”和“广寒仙女”,赋予了其神性和仙气。
颈联提及江南春天的消息已经在空气中传来,梅花香气依旧,而楼上的美人因天气寒冷,妆容显得苍白。尾联则是说虽然春风尚未变暖,但梅花仍然坚持绽放,直到雪花消失不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梅》是北宋著名诗人石延年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994年。石延年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文人,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学士等职,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富有意境而著称。
在《咏梅》这首诗歌创作时期,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国泰民安,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石延年作为当时的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特点。
在这段时间里,石延年的人生际遇可谓是波澜不惊。他年轻时便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官吏,后入朝为官,深受皇帝信任。然而,他在官场上的升迁并未改变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他以诗文为武器,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表达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咏梅》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姿态和高尚品质,表达了石延年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他也寄寓了自己高洁的人格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咏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繁荣稳定、文风昌盛的时代,石延年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