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张干三公亭

标题包含
和张干三公亭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位伟大人物的丰功伟业超越了前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辉。他们英勇的形象如同夜空中的明月照亮了后世的路。遗憾的是,他们的身影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人民心中依然铭刻着他们的丰功伟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张干三公亭:张干,指张干三公;三公,古代官职名称,泛指大臣。此亭为纪念张干三公而建。 2. 伟绩:丰功伟业,形容成就非凡。 3. 前尘:往昔的事情或经历。 4. 凌烟:凌烟阁,唐代皇宫内的楼阁,用来陈列功臣的画像。 5. 月明:月亮明亮。 6. 甘棠:甘棠树,也指官员造福百姓的德政。 7. 杀风景:破坏美好的景致或环境。 8. 遗民:在战争或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描述了张干三公亭的兴衰变迁。首句“三公伟绩绝前尘”表达了对古代三位功勋卓著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此亭与他们的关系。接下来“千古凌烟向月明”一句,描绘了亭子在月光下的景象,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第三句“剪尽甘棠杀风景”中的“甘棠”指代美好的事物,这句诗意味深长地传达了对美景被破坏的惋惜之情。最后“遗民犹记旧亭名”则道出了这个亭子虽然废弃,但仍有民间百姓对它记忆犹新。全诗既展示了历史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张干三公亭》是南宋诗人吴儆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吴儆正担任广东转运判官,负责监督和管理地方财政、军事和政务。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面临着金国的严重威胁,边疆形势紧张。同时,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民众疾苦之声不断。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吴儆忧国忧民,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众生活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愿意为国家尽职尽瘁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