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休宁藏斋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瑱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于道德场。
㔉翳开云扃,挹洁抗风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守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翺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珍贵的宝玉世代相传,常常被珍藏数十层。虎豹也懂得珍惜自己,在湿润的雾气中润泽其光华。即使宝玉有瑕疵,也会在神庙中被尊奉。虎豹也会成长为有着华丽斑纹的动物,瞬间变得矫健威武。李家主人了解爱护子女的方式,将他们引入德行之地。打开遮蔽的天空,扬起洁净的风扇。万卷书籍堆满书架,每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秋天的夜晚里点起灯火,春天的白昼燃烧炉香。古籍中的圣贤与我相对,我在北窗下躺卧欣赏自然。想要不听不见世俗纷扰,心境平静才能发现真理之光。本性遵守宫殿中的规矩,严格遵循礼仪教化。城池坚固无惧敌人,船桨具备可在江河航行。我在此地寄托我的思想,观望着大鹏展翅飞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休宁藏斋:李休宁指李侯,本诗中并未指明具体人物,李侯可能是泛指。
2. 璧玉:珍贵的玉石。
3. 十袭:古代包裹或收藏物品的一种方法。
4. 虎豹:这里比喻珍贵的书画。
5. 雾雨:烟雾弥漫的雨水,此处形容书画上的纹理。
6. 瑱玷:瑕疵,缺点。
7. 郊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场所。
8. 琮璜:玉器名。
9. 养成文:通过时间的洗礼,形成文雅的风貌。
10. 倏变:突然改变。
11. 爱子:喜爱书法的儿子。
12. 纳于道德场:纳入道德修养的领域。
13. 云扃:云雾缭绕的门。
14. 挹洁:清洁的环境。
15. 牙签:书籍标签。
16. 琳琅:精美的玉石,比喻图书丰富。
17. 黄卷:古籍,或指古代的书法佳作。
18. 圣贤:儒家经典中的圣人贤者。
19. 北窗卧羲皇:仿效古人北窗下悠然自得的生活。
20. 天光:自然的光辉,指内心的领悟。
21. 性守蹈宫庭:保持操守,遵循礼教。
22. 范防:典范,规范。
23. 城坚:比喻藏书丰富。
24. 楫具:船桨,代指船只。
25. 川可航:可以航行的大江大河。
26. 兹焉:这里。
27. 寄游息:寄托闲暇生活。
28. 鹏路:形容高远的前程。
29. 翱翔:自由飞翔。
去完善
赏析
《题李休宁藏斋》是宋代诗人吴儆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壁玉和虎豹为比喻,赞扬了李休宁藏书室的珍藏与价值。诗中描述了藏书室的美好环境、丰富的藏书和静谧的氛围。同时,通过描述李休宁的学术追求和精神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李休宁藏斋》是宋代诗人吴儆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
在那个时候,北宋灭亡已近二十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尽管太平景象,但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朝野上下。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普遍感到无所作为,心态矛盾复杂。对于文学艺术的爱好和追求成为一种精神寄托。诗人吴儆本身也是一个热爱艺术的文人,他常常以艺术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
此外,当时社会上有许多收藏家,他们热衷于收集古物、书画等艺术品。这些藏品往往成为文人们交流的纽带。因此,在这个时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空前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世界,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