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阳道中
画楯朱甍绿霭中,华颠翠岫倚轻风。
行人肠断古乌处,犹在云山东复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画中朱红的屋脊掩映在青山绿雾之中,山巅翠绿的峰峦轻轻依靠着和风。令路人断肠的古老乌鸦所在的地方,仍然在远方的山东省。
去完善
释义
画楯:有彩绘的盾牌,这里比喻华丽的建筑。
朱甍:红色的屋脊。
绿霭:绿色的云气。
华颠:高高的山顶。
翠岫:青山。
古乌:乌鸦。
云山东复东:指云雾笼罩的泰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红色的屋顶在绿色的树荫下若隐若现,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山间漫步,享受着轻风拂面。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行人却被古老的乌鸦叫声所触动,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哀伤。这种感觉如同白云在山上缓缓飘动,时而露出蓝色的天空,时而又被乌云遮蔽。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番阳道中》是南宋诗人吴儆的一首描绘旅行途中所见所感的五言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5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的侵略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
吴儆在这一年左右的人生际遇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他曾在地方任职,但由于时局不稳,多次被调任,甚至一度被罢免。他的诗歌中,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在他的笔下,番阳道中的景象成为了这个时代社会现实的缩影。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对金朝的政策以妥协为主,这使得民间的负担加重,民众的生活愈发艰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吴儆的诗句中流露出了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他在《番阳道中》中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风景,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风景传达出对国家危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