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

标题包含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
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曾□被、生香轻误。 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盈飘动,衣着整洁。在空旷的山谷中品尝着甘甜的露水。一阵风吹过,萧艾迅速繁荣起来。仔细观察它们生长在云端的根部,带着淡淡的诗意,似乎曾被生香的香气所迷惑。 这其中蕴含的乐趣在于:能够消除一些幽深奇妙的事物,让人害羞地隐藏在众芳谱中。历经沧桑的老草和荒芜的青苔,山鬼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梦中忘记了自己身处江南,却不知故人现在在何方,只听到一片潇湘夜雨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带飘飘,衣楚楚:意思是祝英台身穿华美的服饰,如同仙子降临山谷。 空谷:指兰花生长的地方,暗示祝英台所处的环境。 转花风:形容兰花随风摇曳的姿态。 萧艾:一种杂草,此处用来比喻世间庸俗的事物。 细看息影云根:观察兰花的根部,表达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 淡然诗思:表示兰花的气质淡雅,宛如一首诗歌。 此中趣:描绘兰花的趣味。 幽奇:形容兰花的美丽奇特。 羞掩众芳谱:意思是说,在众多的花卉中,兰花羞于与它们相提并论。 薜老苔荒:形容环境荒凉的景象。 山鬼竟无语:意味着在这片荒凉的地方,没有人的踪迹。 梦游忘了江南:表明祝英台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忘记了现实的烦恼。 故人何处: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潇湘夜雨:借用潇湘的典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这首词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兰花图,彰显了超然脱俗的气质。诗人以飘逸的姿态和饱含感情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忘却世事纷扰的情怀。 开头两句“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就塑造了一个清丽脱俗的形象,仿佛在描绘一位仙子在山谷中品尝着仙露的情景。接下来的“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则转瞬即逝,表达了岁月无情,繁华落尽的无奈感慨。而“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则透露出诗人冷静沉思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下阕的“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进一步阐述了艺术的魅力与深度,巧妙地传达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紧接着的“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则是借助于古老传说,传递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结尾的“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更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是南宋词人张炎于1289年左右创作的。此时南宋灭亡已有数年,张炎作为皇室宗亲,心情郁郁,生活困顿。在这首词中,他借陆壶天画作的兰石图,抒发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 在南宋晚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仍,最终亡于元。身为皇家宗亲的张炎,对此自然感触颇深。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贵公子变为贫民百姓,这对他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他以古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故国的哀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