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尼了然干藏乞语

标题包含
尼了然干藏乞语
三遶绳床眼未开,起模画样为安排。 葛藤桩子如成就,自有龙天出手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法薰(1853年-1924年),俗名李瑞清,字祥符,号瑞清居士,别号清道人、大聋。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画家、诗人、教育家,被誉为“清道人”。 释法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尼了然干藏乞语"是诗的题目,“释法薰”是作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注释: 1. 三遶绳床:佛教用语,指僧侣打坐时的动作。在打坐时,僧侣需要把绳子绕在自己的座位上,以固定位置,然后开始参禅。"三遶"是指三次围绕或移动。 2. 眼未开:眼睛还未睁开,这里指的是还没有领悟到佛理。 3. 起模画样:比喻模仿别人的行为或模式。 4. 葛藤桩子:在禅宗中,葛藤是一种用来打断思绪的工具,桩子则是在地上设立的标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葛藤桩子的境界,就表示已经领悟了禅宗的真谛。 5. 龙天:传说中守护佛法的神灵,在这里代表的是佛法的力量。 6. 出手椎:用手中的工具打击。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已经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那么自然会有神灵帮助你,推动你的修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尼了然干藏乞语》是宋代诗人释法薰所作,以禅宗的机锋手法表达诗歌的思想内涵。诗中描述了尼了然在禅修时的心境和对禅道的理解。 首句“三遶绳床眼未开”,描绘了尼了然在进行禅修时的状态。"三遶"表示多次尝试,"绳床"指的是用于打坐的绳子编织的椅子,"眼未开"则表示她的内心尚未打开,未能领悟到禅的真谛。 次句“起模画样为安排”,形象地说明了尼了然努力寻找开启心灵的途径,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起模画样"是指努力揣摩和模仿大师们的教诲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禅宗之道。 接着“葛藤桩子如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的高度认可。"葛藤"象征繁琐和困扰,"桩子"则是用来比喻修行的根基。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就算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问题,也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句“自有龙天出手椎”,则表达了作者对尼了然修行成果的赞美。"龙天"指的是天上的神灵,"出手椎"是指协助的力量。这句诗句意味着,只要她坚持不懈地修行,必将得到来自上天的助力,最终实现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尼了然禅修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她修行成果的赞美,充分展示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实质: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尼了然干藏乞语》是宋代著名诗僧释法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17年至1162年之间,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禅宗文化盛行。禅宗的兴起和发展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参与禅宗活动,推动了禅宗文化的繁荣。 释法薰(1071-1128),原名徐知仁,浙江天台人。他年轻时曾考取进士,后因对现实不满而出家为僧,先后在天台、杭州等地寺庙修行,最终在西湖边的灵隐寺成为一代宗师。他精通禅学,诗歌造诣深厚,以抒写内心感悟见长。 在《尼了然干藏乞语》一诗中,释法薰通过对尼了然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智慧和信仰的追求。他用“干藏乞语”的形式,展现了尼了然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释法薰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对禅宗理念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