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夜歌声满画堂。
此日相逢眉翠尽,女真行李乞斋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美好的夜晚,这位英勇的武将在宴会上表现出色,歌声充满了整个华丽的大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和尊贵的客人相聚在一起,互相欣赏对方的才情与智慧。而那些女子们则从他们的行李中取出食物,分享给了那些需要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嫖姚:指汉代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以霍去病比喻贵族。
2. 子夜:即《子夜歌》,古乐府诗的一种,相传为晋代女子子夜所作。
3.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阖闾,此处借指豪门盛宴。
4. 眉翠:指眉毛乌黑,这里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
5. 女真:古代东北民族,这里指女真人,后来演变为满族。
6. 行李:这里指女真使者。
7. 乞斋粮:向汉族求取斋粮,意为女真人寻求与汉族交流。
去完善
赏析
《子夜》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描绘古代女子才艺和命运的诗歌。全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声色犬马之中的才情与无奈。首先以嫖姚家宴与吴王的对比,衬托出女子的才艺魅力;其次通过子夜歌声以及画堂的环境渲染,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歌舞升平、觥筹交错的宴会之中;最后以“此日相逢眉翠尽”和“女真行李乞斋粮”两句揭示出女子的悲惨命运。整首诗通过意象和情感的融合,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子的悲哀与无力抗争的现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子夜》是唐代诗人薛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47年前后,即唐宣宗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国力日渐衰弱。
薛能(815-880),字大拙,唐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博学多才,尤以诗歌著称,曾任蜀州刺史、御史中丞等职。在这个时期,薛能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多次遭受贬谪,政治上受挫,这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一时期,晚唐的社会风气较为颓废,士人们追求享乐,逃避现实,而薛能则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