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莲花

标题包含
莲花
莲花出自淤泥中,过眼嫣然色即空。 争似泥涂隠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美丽的花朵转瞬即逝。它就像那些身在泥泞却品行高尚的人,虽然身着粗布衣裳,但却怀揣着如玉般的高洁品质,传承着古人的风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莲花:此处指的是白莲花,花语为纯真、无邪。 2. 淤泥:池塘、湖泊底部含有机质的沉淀物质。 3. 过眼:看过的东西或事物过去了。 4. 嫣然:形容笑容美好的样子。 5. 色即空:佛教用语,指世间万物最终都会消失。 6. 争似:怎知、怎料的意思。 7. 泥涂:指世俗世界;褐衣:贫贱者的衣服。 8. 怀玉:比喻隐藏才能、不炫耀自己。 9. 古人风:古代君子的风度、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莲花》诗,以莲花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首句“莲花出自淤泥中”,是诗人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述,暗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和挑战。接下来的“过眼嫣然色即空”,则传达了莲花虽然美丽,但终究要凋谢,繁华景象不过是过眼烟云的哲理思想。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争似泥涂隠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这里的“泥涂隠君子”指的是那些虽然身处困境却坚守道德品行的贤人,他们如同泥土中隐藏的玉石,虽然外表平凡,内心却蕴含着高尚的品质和节操。这两句诗句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具有高贵品质的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不是过于执着于外在的虚浮事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莲花的美丽与内在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品质的期许。他以莲花为喻,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内在的品德,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超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花》这首诗是中国宋朝著名诗人王迈的代表作之一,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在宋代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王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熏陶,他在诗中表现出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探索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王迈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尖锐。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王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的美丽形象,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