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封州

标题包含
封州
莫道封州是小州,封州虽小客何愁。 荔枝受暑色方好,茉莉背风香更幽。 得醉便眠寻梦蝶,欲行还立看沙鸥。 向非造物曾留意,谁把余生为我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说封州是一个小地方,虽然封州规模不大,但游客们并不担心住宿问题。这里的荔枝在炎炎夏日中呈现出最好的色泽,而茉莉花则在微风中散发出更悠远的香气。喝醉了就可以找个地方睡觉,追寻蝴蝶的美梦;想散步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欣赏沙滩上的海鸥。如果不是造物主的精心安排,谁会在我的余生中帮我计划如此美好的时光呢?
去完善
释义
1. 封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南部。这首诗是郑刚中在封州任官时所作。 2. 小州:指面积小、地位低下的州郡。这里是指封州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较为偏远。 3. 客何愁:指作为外乡人在封州任职,虽有离家的惆怅,但也随遇而安。 4. 受暑色方好:指荔枝在炎热的天气下呈现出更好的颜色。 5. 背风香更幽:指茉莉花在没有大风的环境下散发出更加清幽的香气。 6. 梦蝶:诗人以蝴蝶入梦,暗示自己的思乡之情。 7. 沙鸥:海边的鸥鸟,诗人观察沙鸥的动作来打发时光。 8. 向非:如果不是。 9. 造物:创造万物的主宰,这里代指上天。 10. 余生:剩下的岁月。
去完善
赏析
《封州》是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描绘封州风土人情的诗篇。诗人在首联即表达了封州虽然地域狭小,但生活在此的客子并无太多忧虑。接下来两联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绘了封州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特点,如诗中的“荔枝受暑色方好,茉莉背风香更幽”,将封州的地理特点和景物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的笔下,无论是炎炎夏日的荔枝还是逆风而开的茉莉,都在自然而然中散发出浓郁的生命气息。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得醉便眠寻梦蝶,欲行还立看沙鸥”这一联,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即便置身于封州这样的小地方,诗人也能陶醉其中,追求心灵的安宁。 末联“向非造物曾留意,谁把余生为我谋”则借用了"造物主"这一意象,流露出诗人在封州这片土地上寻找生活真意的思考与感慨。诗句隐约传达出命运无常、人生百态的观念,进而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珍视与感激之情。整首诗在细节描绘和情感抒发上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浓厚的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封州》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郑刚中任封州(今广东封开县)知州。 郑刚中在这一时期的遭遇颇富戏剧性。他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至封州,出任地方官职。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左谏议大夫等职,并与陆游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密。然而在政治上,他因为坚持抗金观点而受到秦桧等人的排挤。郑刚中在封州任职期间,仍然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事,以民众福祉为念。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边疆危机严重。金国不断南下侵扰,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然而统治阶层内部却矛盾重重,秦桧等投降派势力强大,排斥主战派人士。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刚中以诗言志,表达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