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邻舟琵琶

标题包含
闻邻舟琵琶
樯乌逐风不停飞,尾燕掠水东复西。 蛮弦金拨窃私语,行客转头声更悲。 扰扰云吹宝鬟绿,新妆半隠朱帘曲。 无限柔情指下生,谁道弹丝不如竹。 谷儿指法来帝城,曹供奉传新曲名。 香山居士家有此,何况更闻江上声。 路转溪回双橹咽,弹尽胡笳十八拍。 山头日落暮潮平,一带荷花自秋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乌篷船追逐着风声向前,燕子在水面上低飞,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在船上,金琵琶弹奏出细细的低语,引得过路的行人不禁回首,心中更添几分惆怅。翠绿的云髻在风中微微拂动,就像那半掩在珠帘后的红妆。琵琶指下的每一分柔情都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又有谁能说弹奏琴丝的魅力比不过竹子呢? 山谷里的艺人来到京城,向宫廷供奉新的曲子。香山居士的家中也有这样的曲子,更何况是江边的声音呢?转过溪头,双橹的声音越来越小,胡笳十八拍的曲子已经弹完。山头的太阳渐渐落下,傍晚的潮水渐渐平静,那一带荷花的叶子也开始显现秋天的颜色。
去完善
释义
1. 乌:乌鸦。这里用来比喻船只的船帆。 2. 尾燕:燕子在飞行中,尾部常常摆动,这是为了保持平衡。这里用“尾燕”来形容船只在水面航行时,船尾部分不断摆动的情况。 3. 蛮弦金拨:蛮弦是指琵琶的弦,金拨是指弹奏琵琶的工具。 4. 行客:旅途中的行人。 5. 扰扰:形容声音嘈杂纷扰。 6. 宝鬟绿:形容女子的头发如同绿色的宝石般光彩照人。 7. 谷儿:唐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 8. 帝城:代指京城长安。 9. 曹供奉:唐代著名音乐家曹保,曾任宫廷供奉。 10. 香山居士:白居易的别号,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喜欢创作关于音乐的诗歌。 11. 路转溪回:形容船只沿着河道曲折前行。 12. 双橹咽:形容船只行进时,双橹划水的声音。 13. 弹尽胡笳十八拍:形容琵琶弹奏技巧高超,能够完美演绎《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 14. 暮潮平:形容傍晚时分,江水涨落平稳。 15. 一带荷花自秋色:形容河岸边的荷花在秋天里依然盛开,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闻邻舟琵琶》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听邻舟弹奏琵琶的诗。诗中通过对风筝、燕子、宝鬟女子及“弹尽胡笳十八拍”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对音乐美的独特感受。这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注重动静结合,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来表达音乐的魅力与感染力。从全诗来看,诗人善于通过对比和衬托,如风筝、燕子的动态与自然风光的静态相互映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人在描写音乐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得诗篇更具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闻邻舟琵琶》是宋代诗人朱翌所作,创作于公元1145年。在这一年,南宋朝廷面临着金人的军事压力,中原地区的民众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 诗人朱翌在此时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压力,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南宋的官员,后因触犯权贵被贬至湖南等地。在这段时间里,朱翌经历了宦海浮沉,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 这首《闻邻舟琵琶》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中以邻舟传来琵琶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的忧虑。通过对琵琶声音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民间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闻邻舟琵琶》创作于1145年的南宋,此时的诗人朱翌正身处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中,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邻舟的琵琶声,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