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世态风波不可论,且于闲处乐天真。
肥家无子堪登陇,忧国有人休问津。
颜色虽蒙时借我,脚跟那解日随人。
客来若问当时事,摇手无言对北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间的风波变化难以讨论,不妨在闲暇之时享受自然的纯真美好。
虽然富足的家庭没有子嗣可以继承家业,但有忧国之心的人并不需要过分关心利益得失。
外在的形象与名声也许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获得,但内心的立场与坚守却不能随波逐流。
如果有客人问起过往的事,不如保持沉默,面对北边的邻居也不必多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世态风波:指世间的风风雨雨和波波折折。
2. 闲处:闲散的地方,这里指安静的生活。
3. 乐天真:享受自然质朴的生活。
4. 肥家:使家庭富裕起来。
5. 登陇:登上田园,从事农耕。
6. 忧国:为国家忧虑。
7. 问津:询问路径,比喻关心国家大事。
8. 颜色:容颜,这里指名声。
9. 时借我:时常被世人所借用。
10. 脚跟:此处指行为举止。
11. 日随人:每天随着众人行事。
12. 客来:有客人来访。
13. 当时事:指历史上的事情。
14. 摇手无言:表示不愿谈论这些事情。
15. 对北邻:面对北方的邻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自勉》诗以世态风波开篇,诗人告诫我们不必过于关注外界的纷纷扰扰,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紧接着,诗人提出了“肥家无子堪登陇,忧国有人休问津”的观点,认为那些只关心自己家庭富足的人,尽管无子可以传承财富,但却无法登上更高的社会地位;而那些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人,他们的精神境界更高尚,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在诗人的眼中,后者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认识,虽然自己的容貌和才华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但自己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不会盲目跟随他人。最后两句中,诗人巧妙地用“客来若问当时事,摇手无言对北邻”这一画面,展示了诗人面对世事纷扰时的从容与淡定,表达了自己坚守内心信念的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世态风波的描绘,向读者传递了要积极关注国家大事、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勉》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华岳之手。此诗创作于公元1142年前后,正值宋金和战交替之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华岳因抗金志向不得伸张而郁郁寡欢,但他并未放弃,仍坚守自己的信念。
当时,南宋朝廷与金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绍兴和议”等,使得国家领土丧失、百姓受苦。在这样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下,华岳以一介书生之力,积极上疏陈述时政,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无奈未被采纳。
尽管如此,华岳始终坚信“臣心未肯忘忧国”,他以此诗勉励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挽救国家的危亡。全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他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