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嫉妒桃李,各具风采;就像还有雪霜的气质,并不急于过分艳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桃李:指春天的桃花和李花。
2. 莫相妒:不要互相嫉妒。
3. 夭姿:娇美的姿态。
4. 元:原本,本来。
5. 雪霜态:形容梅花经过风雪后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红梅》这首诗借物抒怀,诗中以桃李和红梅对比,凸显了红梅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首句“桃李莫相妒”是诗人对桃李的劝告,意味着在纷杂的红尘之中,不要嫉妒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事物,而应该欣赏和尊重它们的存在。接着第二句“夭姿元不同”则揭示了桃李和红梅之间本质上的区别:虽然都开于春天,但桃李鲜艳美丽、盛开之时受到众人夸赞;而红梅则虽略显羞涩,却坚韧独立,她的美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并非表面艳丽所能比。接下来的两句“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更是进一步描绘出了红梅在风霜之中的顽强品性:即便寒冬将至,她也未曾凋谢零落,始终以几分羞涩的容颜面对世人的评判,她的高洁品质使她在凌霜傲雪中仍然璀璨夺目。总的来说,这首《红梅》借咏红梅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气节,赞颂了红梅的顽强生命力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梅》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王十朋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王十朋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南宋科举考试中的状元,但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他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和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王朝的衰落,北方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王十朋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百姓的同情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以梅花为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心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