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伏蒙仆射相公独垂青眼忽枉朱轮仍贻郢客
蓬丘官况复何如,养拙资吟久病余。
印簏罕开无案牍,閤门常锁有图书。
山中旧隐闲多忆,切上浮生老列疏。
何幸明公偏顾我,马蹄出便到贫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问你是要我逐句解析还是希望我只提供整篇的现代白话文?
去完善
释义
蓬丘:指蓬莱山,为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仙山之一。这里代指李至所在之地,即他的住所或他所在的州县。
仆射:即尚书仆射,是唐宋时期尚书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这里指的是杜甫诗中的主人翁,当时的丞相李昉。
伏蒙:表敬副词,意思是“承蒙”。
青眼:好意,喜爱。这里指李昉对李至的厚待与青睐。
忽枉:即忽然枉顾,指贵客突然到访。
朱轮:红色的车轮,常用作达官贵人的车马标志。这里用来形容李昉的来访。
郢客:指善歌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比。
养拙:以愚笨的方式生活,含有谦虚之意。
资吟:诗歌创作的资本和灵感。
印簏:装印章的盒子,这里用来指代诗文。
案牍:指公务文书。
閤门:宅院的大门。
山中旧隐:指诗人早年的隐居生活。
切上:犹言“朝上”,表示对时间的强调。
浮生:人生的短暂时光。
老列疏:年纪大了,职位疏远。
贫居:指诗人自己的贫穷住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显贵的交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在标题中提到了“仆射相公”,这是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号,可见这位“相公”的地位显赫。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改变自己低调、隐居的生活态度,他在诗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他以养拙和资吟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虽然长时间生病,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颔联和颈联描述了诗人简朴的书房环境和日常活动。诗人很少处理公事,案牍稀少;他经常在书阁里阅读图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还时常回忆起山中的隐居生活,对人生无常感到无奈。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显贵来访的感激之情。这位高官的到来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压力,反而使他倍感荣幸。这一情景也突显了诗人与显贵之间关系的平等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至启伏蒙仆射相公独垂青眼忽枉朱轮仍贻郢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至在公元960年至970年之间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李至在京城担任高官,为朝廷效力。他因才学出众而受到皇帝的重用,但同时也遭受了一些政敌的排挤。
在这首诗中,李至向他的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朝廷的支持。他用“仆射相公”这个尊称来称呼他的朋友,表达出对他们的敬意。他还用“独垂青眼”来形容朋友的关爱和信任,以及用“忽枉朱轮”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他也用“郢客”这个典故来比喻他们在文学上的共鸣和相互支持。
在这个时代,北宋刚刚建立,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墨客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也为李至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这个时代也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这也是李至在诗中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朝廷的支持的原因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