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翔
江上西风一櫂归,故人此别会应稀。
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谩有才华嗟未达,闲寻鸥鸟暂忘机。
临岐不用空惆怅,未必新丰老布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上吹来西风,小船慢慢归来,朋友们这样的分别以后难得再见面。都说清王朝已经没有遗逸之才了,可是谁在当今朝廷寻找过那些真正的人才呢?虽然空有才华却未能显达,闲暇时去找找那些与世无争的鸥鸟暂时忘却烦恼。走到路口不必为此感到空虚惆怅,未来的境遇不一定就像新丰那个老人一样穷困一生。
去完善
释义
1. 江上:江河之上,此处指长江一带。
2. 西风:秋天西风吹来的风向,用以形容秋景。
3. 一櫂归:驾船而归。一櫂,一艘船。
4. 故人:旧交,老朋友。
5. 此别:这次离别。
6. 会应:应该。
7. 稀:稀少,少见。
8. 清朝:即清代,这里指朝廷。
9. 无遗逸:没有遗漏的人才。
10. 当路:掌权的人。
11. 访:拜访。
12. 少微:星名,喻指隐居的贤人。
13. 谩有:虽有。
14. 嗟未达:感叹未能显达。
15. 闲寻:寻找空闲的时间。
16. 鸥鸟:水鸟,生活于江边。
17. 暂忘机:暂时忘却世俗之事。
18. 临岐:分别时。
19. 不用:不必。
20. 空惆怅:徒劳地感到惆怅。
21. 新丰:唐朝县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22. 老布衣:老年平民百姓,此处为自谦之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期望。诗人首先描述了江上的离别情景,西风吹拂,小船扬帆,故人即将远离,这次别离之后,再相聚的机会可能很少。接着诗人提到,尽管世人都说清朝已经没有遗逸之士,但实际上却没有人真正去寻访那些有才之人。这里的“少微”是古代星名,象征着隐逸的高士。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却未能施展的无奈,只有在闲暇时寻找鸥鸟来暂时忘却烦恼。面对别离,诗人并没有感到空虚和惆怅,他相信友人未来的发展未必会比自己差。这里的新丰指唐时新丰县,传说有个卖豆腐的老人在唐代被封为宰相,所以这个典故暗示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的伤感中,又带有对友人发展的期待与信心。诗人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表达了对世道的不满和对才人的期许,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沈翔》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5年至762年之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个时期,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逐渐衰落,各地节度使纷纷割据,局势动荡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牟融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他曾任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等职,但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回乡。在此期间,他与沈翔交情甚笃,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诗文、议论时事。然而,由于战乱和时局变迁,沈翔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赴他乡避难。牟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乱使得原本安定的生活变得岌岌可危,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离开家乡,寻求安宁。这种时代背景为牟融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出人间的离别之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