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元晦咏画壁

标题包含
和元晦咏画壁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松树和杉树在道路两侧投下清凉的阴影,清澈的溪流源自何处又何必去探寻。突然间,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四周的墙壁上,这种平静而舒适的生活实在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元晦:字仲晦,程颐的字。 2. 松杉:松树和杉树。 3. 自清阴:自然生长出的阴凉。 4. 溪水有源:指溪流源于山脉之间的水源。 5. 谁复寻:谁来寻找。 6. 忽见画图开四壁:忽然看见墙壁上展开的画图。 7. 悠然端亦慰予心:此处描绘看到画壁后的心情,悠然表示心情放松愉悦,端亦表示确实。
去完善
赏析
《和元晦咏画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心境相互映照的诗。诗人以松杉夹道、溪水源头为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然而画面一转,眼前的“画图开四壁”似乎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但这幅画又让诗人感到无比舒心,这也恰恰反映出诗人独特的心境和人生态度。此诗语言简练,意味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元晦咏画壁》是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张栻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8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一时期,张栻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多个官职,如太学博士、国子正等,广泛接触了社会各个阶层,对民生疾苦有了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文学应该关注现实,关心民生。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初期,虽然国家政治稳定,但由于长期战乱,民间生活仍然困苦。同时,理学的兴起,使得士大夫阶层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和人格完善,这使得张栻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 在这种背景下,张栻创作了《和元晦咏画壁》一诗,通过对画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