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
上党缘青冥,劲气西北隅。
黄河天际来,草木冬前枯。
其地号严冽,燕陇莫与俱。
毡罽护性命,冰霜结眉须。
土人一犯寒,斗酒沃始苏。
中州宦游士,未秋先嗟呼。
我闻已心栗,冻粟生皮肤。
而君风雪间,径作壶关趋。
少年始任气,慷慨若有余。
自为功名行,不惮气候殊。
犬戎炽将灭,鬰屈迎天诛。
幕府收英才,富贵往何图。
埋头簿书底,龌龊终非夫。
功业彼何人,送子诚起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治位于北方高地,那里的空气清新纯净。
沿着天际奔流的黄河,伴随着冬天的来临,使得大地上的草木都变得枯萎。
这个地方的风貌堪称严酷,河北一带也难以相比。
人们需要用毛毯和毛呢保护自己免受寒冷的侵袭,眉毛与胡须上也凝结了冰雪。
当地人在寒冷时只能依靠烈酒来驱赶寒气恢复生机。
而那些在中原地区做官的人,即便还没到秋天也会感到畏惧。
听到这些已经让我感到瑟瑟发抖,肌肤如冻僵般麻木。
而你却在这风雪交加的天气里,径直前往壶关。
年轻的你充满勇气,英勇无畏。
你将功名视为自己的使命,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
就像要扑灭熊熊烈火,你会挺直腰杆接受上天的审判。
政府广纳贤才,未来必定会飞黄腾达。
何必将头埋在案牍之中,让自己变得猥琐不堪?
什么是真正的功业,我愿意送你一程,助你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上党: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山西省东南部。
2. 青冥:青天,天空。
3. 劲气:强劲的气势。
4. 燕陇:指燕国和陇西地区。
5. 毡罽:用毛或绒制成的毡子。
6. 斗酒:一杯酒。
7. 中州:泛指中原地区。
8. 未秋先嗟呼:未到秋天就开始感叹寒冷。
9. 冻粟:因寒冷而使皮肤出现的小疹子。
10. 壶关: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山西省长治市东南。
11. 任气:任性使气。
12.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13. 埋头簿书:专心处理文书工作。
14. 龌龊:形容人品不好,道德败坏。
15. 起予:启发他人,使人受到启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友人任职边地的诗,通过对其所在环境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诗歌首先描述了上党地区的寒冷环境,“劲气西北隅”、“黄河天际来”等句展现出北国的壮美景色,同时也揭示了此处严寒的气候条件。随后又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这恶劣环境中坚韧生存的精神风貌。
接着诗人转而担忧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况,提出“我闻已心栗,冻粟生皮肤”的担忧。然而诗人认为朋友年少气盛,有能力面对这些困难,因此勉励他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并且相信他会有朝一日做出一番事业。
全诗以一幅广阔的边地景象开篇,又以富有感情的笔墨结尾,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深切的关怀。在诗人的想象中,友人就像即将展翅翱翔的大鹏,将在风雪中展露出非凡的才能。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冯山的才情,还展现了他关心朋友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这首诗出自宋代冯山之手。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南北后,即把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升为节度使府,派冯拯、石熙载等任知州,以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减轻战乱后的经济困境。这一时期,各地涌现出许多文人墨客,冯山便是其中一位。他才华横溢,对时局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王审言则是一名在翰林院担任编修工作的秘书,此次被任命为潞州法曹。这两人年龄相仿,交情颇深。
在此诗创作之际,冯山曾前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落榜。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珍惜这段时光,将心中的感慨化为诗歌。在他笔下的这首赠别诗中,冯山用含蓄的笔触描绘了朋友间的离别之情,同时借题发挥,反映了北宋初期社会变迁的境况,期待国家稳定和民生富裕的到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