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侍中锦鸡
微生非自异,翠樾愿深藏。
谷口逢罗网,人间重采章。
全身珠缀络,一项锦成囊。
易警乌啼早,难驯雉性刚。
仅能逃鼎味,何幸识台光。
黄阁恩优厚,青山思渺茫。
鹦言来陇坻,孔翠别炎方。
既获安栖地,宁须忆故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并非天生就与众不同,只愿在绿荫中深藏身名。
在山谷口遇到了渔网,却在人间获得了重新展现的机会。
整个身体如同珍珠串连,头顶的一抹锦绣就如同一个囊袋。
警惕过早的乌鸦鸣叫,却难以驯服野鸡刚烈的个性。
只能逃脱成为美食的命运,哪有幸相识来自高贵的光芒。
受到黄阁厚待,但青山之间的思念依然遥远。
来自陇坻的鹦鹉传来了信息,孔雀和翡翠已远离炎热的地方。
既然已经找到了安居之地,哪里还需要怀念远方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和文侍中: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2. 翠樾:绿色的树木。
3. 谷口:山谷的出口处。
4. 罗网:捕鸟的工具。
5. 采章:彩色的羽毛。
6. 珠缀络:用珠子串起来的饰品。
7. 一项:这里指鸟的头颈部位。
8. 易警:容易受到惊吓。
9. 鼎味:美味的食物。
10. 黄阁:古代高官办公的地方。
11. 鹦言:鹦鹉学舌。
12. 陇坻: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13. 孔翠:孔雀和翠鸟,这里代指鸟类。
14. 安栖地:安全栖息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和文侍中锦鸡》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锦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微生非自异,翠樾愿深藏”,意为锦鸡并非生来就与众不同,它只愿在茂密的树荫下隐藏自己。这里表现了锦鸡的低调、内敛和谦逊的品质。
颔联“谷口逢罗网,人间重采章”,意味着锦鸡在山谷口遇到了罗网,但它仍然是人们重视和欣赏的对象。这里表达了锦鸡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具有价值的思想。
颈联“全身珠缀络,一项锦成囊”,描述了锦鸡全身珠光宝气,犹如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这里体现了锦鸡的美丽和珍贵。
尾联“鹦言来陇坻,孔翠别炎方。既获安栖地,宁须忆故乡”,表示锦鸡虽然没有家乡,但有了安定的生活,就不必再怀念故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锦鸡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文侍中锦鸡》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锦鸡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75年左右,正值北宋初期。当时,战乱刚刚结束,国家正处在一个恢复和发展经济、文化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冯山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知州、尚书等官职,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关爱。
同时,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冯山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