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冯太博归州春望

标题包含
和冯太博归州春望
闻说巴东暂解颜,两回曾到十年间。 咤滩自古风波险,玉洞无人水竹闲。 霜雪凭虚千尺瀑,烟岚弥望四围山。 登临欲伴春游去,惟恐藤萝不易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听说巴东县可以暂时让人放松一下,我过去十年里已经去过两次了。 那个地方的风波险恶,而白玉洞穴周围却是一片宁静,只有水和竹子相伴。 那里有千尺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还有云雾缭绕的四围群山。 真想去那登山望远,伴随春天游玩,但是恐怕藤蔓和爬山虎不太好攀爬。
去完善
释义
1. 巴东:古郡名,位于今四川省南部一带。 2. 咤滩:即今湖北省宜昌市的西陵峡口。 3. 玉洞:指景色的优美。 4. 凭虚:指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 5. 烟岚:形容烟雾弥漫的山景。 6. 春游:指春天时出游赏景。 7. 藤萝:常用于比喻爬山时遇到的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巴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地区美好景色的喜爱与向往。首联通过“闻说巴东暂解颜”和“两回曾到十年间”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在过去的十年里对巴东的深深眷恋;颔联则通过“咤滩自古风波险”和“玉洞无人水竹闲”两句,突显出巴东地区险峻的自然景观以及宁静祥和的氛围;颈联则进一步描述了巴东地区的壮丽景色,如“霜雪凭虚千尺瀑”和“烟岚弥望四围山”;尾联则以“登临欲伴春游去”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愿望,但出于担心藤萝难以攀爬的现实问题,诗人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美巴东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冯太博归州春望》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4年,正值北宋初期,国家相对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冯山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后来,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朝廷官员。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无私,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信念,关心民生,为国家尽心尽力。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虽然政治稳定,但由于长期的战乱,民生疾苦仍然严重。许多地方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冯山在任期间,深入了解民间疾苦,积极推行新政,减轻赋税,改善民生,受到民众的爱戴。 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山写下了这首《和冯太博归州春望》。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