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清晖亭

标题包含
和清晖亭
亭榭轩窗处处开,清晖嘉致号为魁。 群峰有景互争出,一水无声相向来。 已借寒光摇棨戟,莫辞欢赏费瓶罍。 新诗自属风骚将,何苦登临愧不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亭台楼阁四处可见,美丽风光堪称翘楚。 山峰环绕景色各异,水流静谧迎面而来。 借助月光摇曳旗帜,庆祝美景举杯畅饮。 即兴赋诗展现才华,何必因为无能而羞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晖亭:古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2. 亭榭轩窗:指清晖亭的建筑特征。 3. 群峰:代指周围的山川美景。 4. 争出:竞相展示。 5. 一水:这里指河流或湖水。 6. 无声相向:形容水流安静而稳重。 7. 棨戟:一种古代的仪仗用具。 8. 瓶罍:古代盛酒的器皿。 9. 新诗:指诗歌创作。 10. 风骚将:指擅长文学创作的人。 11.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意为游览清晖亭。 12. 不才:没有才华的人,诗人自谦之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晖亭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首联描绘了亭子的环境,以“亭榭轩窗”展现了建筑物的美感,以“清晖嘉致”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颔联则突出了山峰的景致,各种风光争相展现,而一条无声的河流默默流淌;颈联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他认为欣赏这样的美景值得付出时间和努力;最后两句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才情不及这美景,自己应当谦虚地向大自然学习。整首诗韵律优美,节奏流畅,富有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清晖亭》这首古诗是冯山所作,创作于公元1089年。这一年对于冯山来说意义非凡,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官场风波,被贬为地方官。然而这段人生际遇并没有让他陷入消极的情绪,反而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努力为民办事。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皇权逐渐衰弱,官僚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冯山深感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重大,于是他积极改革,努力造福一方百姓。这首诗正是他在担任地方官期间,看到民众生活在困境中却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时所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冯山以清晖亭为背景,表达了对民众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也警示自己作为官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民请命,为国家尽忠职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