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意

标题包含
春意
赏花不须折,一折春思阑。 饮酒不必醉,一醉无余欢。 相知共清赏,所属聊孤弹。 朝繁坐临池,暮惜行遶栏。 醒醉无异趣,开落同一观。 邻花隔墙悲,憔悴枝叶单。 邻翁贪酩酊,疾起春向残。 但知芳菲意,常作悠久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欣赏花儿不用去折断它,仅仅欣赏就足够了;喝个微醺不必追求烂醉如泥,清醒时的欢愉一样动人。与知己共享这清朗的时光,偶尔在孤独的时候独自弹奏。每日白天对着池塘沉思,晚上绕着栏杆细赏。清醒或迷醉都有各自的趣味,花开花落也可以一同观赏。隔壁的花儿隔着墙好像也在叹息,显得如此憔悴孤单。而邻居的老翁却毫不在意地痛饮至黄昏。只知道花儿的美好,始终保持着长久的欣赏态度。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重点字词的注释: 1. 春意:春天里的美景与生机。 2. 冯山:北宋诗人,字济川,四川南充人,与苏轼有诗赋唱和。 3. 折:采摘,此指对花的欣赏。 4. 春思阑:春天的思绪渐渐消散。 5. 无余欢:无法再感受到更多的欢乐。 6. 相知:彼此了解的朋友。 7. 清赏:在清静的环境中欣赏美好事物。 8. 所属:属于某种范畴或类别的事物。 9. 聊:略微,稍微。 10. 孤弹:独自弹奏。 11. 朝繁:早晨繁荣的景象。 12. 暮惜:傍晚惋惜的时刻。 13. 醒醉:清醒与醉酒的状态。 14. 异趣:不同的情趣。 15. 开落:花开花落的过程。 16. 邻花隔墙悲:指看到隔壁的花朵凋谢感到悲伤。 17. 憔悴:形容花朵枯萎的状态。 18. 枝叶单:指叶子的凋零。 19. 邻翁贪酩酊:隔壁的老人沉迷于酒中。 20. 疾起:迅速起身。 21. 春向残:春天即将结束。 22. 但知:只知道。 23. 芳菲意:花草的美好寓意。 24. 常作:经常认为。 25. 悠久:长久,永恒。
去完善
赏析
《春意》冯山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审美情趣。开篇两句“赏花不须折,一折春思阑”,以委婉的口吻提醒人们不要过度采摘花朵,以免破坏了春天的美好;紧接着“饮酒不必醉,一醉无余欢”,强调适量饮酒,保持清醒头脑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相知共清赏,所属聊孤弹”展现出与知己共赏春光的喜悦,同时通过“朝繁坐临池,暮惜行遶栏”描述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在“醒醉无异趣,开落同一观”句中,诗人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应珍惜当下时光。而“邻花隔墙悲,憔悴枝叶单”则描述了花朵逐渐凋零的过程,并由此引发出对生命规律的思考。 最后四句诗“邻翁贪酩酊,疾起春向残。但知芳菲意,常作悠久看”,意味深长地指出了人们在春天里容易放纵自己,忽略了时光的流逝,呼吁大家珍惜美好的春光,用更宽广的视野去感受生活的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意》是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这一年,冯山已经65岁,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体验了世事沧桑。然而他并没有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而更加珍惜当下,对生命充满感激之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开始恢复,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冯山作为南宋著名文人,深受时代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此外,当时的理学家们主张关注内心修养,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这种思潮也对冯山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春意》这首诗歌中,冯山通过对春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他用优美的诗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