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

标题包含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
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 胶舟野水涸将尽,卷雨岭云寒不飞。 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 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平原上疾驰时,川流不息的风景和人情相互交织。 小船在水边的泥沼中艰难行驶,随着雨水停止,岭间的云雾也渐渐消散。 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们并不怕辛劳,只为了追寻那美丽的景色和参悟禅意的大门。 当我们依次欣赏了前山的梅花绽放,就像带着新年的春意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为回应子骏郎中(一种官职)在清江道中所写的诗。 2. 缭绕川原又载驰:意为沿着山川河流不断前行。 3. 人情风物共依依:意思是人们和周围环境互相依恋。 4. 胶舟野水涸将尽:形容江边的水渐渐干涸。 5. 卷雨岭云寒不飞:描绘雨后的山间云雾依然停留在山间的景象。 6. 岂惮长途劳使传:表示不怕路途遥远,让人辛苦地传递信息。 7. 尚寻清景扣禅扉:指寻访清幽的景色并叩响禅院的大门。 8. 前山次第看梅发:观赏前山的梅花陆续开放。 9. 剩带新年春色归:最后带走新年的春光而归。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清江的地理风貌开篇,引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慨。“胶舟野水涸将尽,卷雨岭云寒不飞”描绘了清江的独特景致,生动地展现了冬季河流干涸、云雾稀少的景象。虽然旅途辛劳,但作者依然寻找着清新的风景,并寻求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中的“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为全诗带来了希望的色彩。诗人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欣赏,表达了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是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6年,正值北宋初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冯山作为文人雅士,以他的才情闻名于世。他曾任官职,但因人生际遇而选择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他与当时的士人阶层有着广泛的交往,经常一起吟诗作画,交流心得。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冯山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人生感悟的诗歌作品。《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这首诗正是其中之一。通过对清江道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