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八舍弟赞贤司理 其二
兄弟当年粗有声,家风传得至今清。
争先踪迹虽相让,投老情怀共一惊。
富贵有时当自致,文章无价可能轻。
期君正在青云上,何止新诗几首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兄弟豪气冲天,良好家风流传至今。
争强好胜的往事都已过去,如今我们共同感悟时光匆匆。
富贵并非永恒,应靠努力赢得;好文章不可轻视,价值难以衡量。
期待你在事业上青云直上,收获远不止几首新诗而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冯山:字允南,号两湖,南宋仁宗朝进士,著名文人。
2. 和:指以原诗的韵脚作诗。
3. 八舍弟赞贤司理:冯山的第八个弟弟,名赞贤,曾任司理一职。
4. 家风:家庭传统。
5. 投老:老年。
6. 期君:期待您,尊称对方的用词。
7. 青云:指高官显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开篇以“兄弟当年粗有声”描绘兄弟二人年轻时已有些许名声,而家庭传统使他们的品质保持清白。第二句中的“争先踪迹虽相让,投老情怀共一惊”暗示了兄弟间曾有过争强好胜的时期,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心境。
接下来的“富贵有时当自致,文章无价可能轻”,阐明了作者的人生观:荣华富贵固然重要,但内心的修养、文章的无价才是更应重视的。尾联“期君正在青云上,何止新诗几首行”寄予了对兄弟的美好祝愿,期待他如腾飞的凤凰一般,不仅仅是诗篇流传于世,而是实现更高远的人生理想。全诗寓情于景,寄意于言,彰显出深厚的手足之情及崇高的道德风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八舍弟赞贤司理 其二》是北宋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9年,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四年。这一时期,北宋朝廷实行较为开明的政治制度,文人墨客如冯山等人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冯山作为当时的文人官员,其人生际遇丰富多样。他与其他文人士大夫一样,受到儒家的影响,以诗书为尊,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他在京为官期间,与舍弟赞贤相交甚好,时常一起探讨学问,抒发胸臆。
在这一历史时期,北宋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政治方面,虽然统治者对权力的掌控较为严谨,但对待文人还是比较宽容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冯山等人得以发挥他们的才华,为国家治理献计献策。而家庭观念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在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对兄弟之情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