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再和二首 其二
新诗才读眼惺惺,照见词源彻底清。 白雪乍闻高唱喜,明珠翻值暗投惊。 儿童一辈年将晚,研席平生分不轻。 为爱惠连才思好,登临重寄远山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刚刚学习古诗的新人,眼前一片明亮,对诗词源头有了清晰了解。突然听到优美的歌声,就像在白雪皑皑的山巅上欢呼雀跃,欣喜不已。正如明珠被投入黑暗,让人惊讶无比。岁月匆匆,孩子已经渐渐长大,研究学术的时刻不容错过。因为热爱才子佳人如谢惠连般的才情横溢,再次登上山巅,寄托遥远的梦想和希望。
去完善
释义
1.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2. 才读:刚刚阅读。 3. 眼惺惺:眼睛明亮的样子。 4. 照见:清楚地看到。 5. 词源:指诗词的源头和来源。 6. 彻底清:非常清楚。 7. 白雪:指美妙的诗歌或歌曲。 8. 高唱喜:听到优美的歌声感到高兴。 9. 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10. 暗投惊:暗中投出让人感到惊讶。 11. 儿童一辈年:指年轻的孩子们。 12. 将晚:即将老去。 13. 研席:指研究学问的地方。 14. 平生分不轻:一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轻率对待。 15. 为爱:因为喜爱。 16. 惠连:南朝诗人谢惠连,以才思敏捷著称。 17.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游览山水。 18. 重寄远山行:再次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新诗才读眼惺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词给人的新鲜感和惊喜感。诗人通过对新诗的阅读,感受到其中的清澈与纯净,仿佛看到了诗歌源泉的清澈流淌。这种清澈流淌的诗意正如同白雪般纯净无暇,让人为之欣喜;又如同明珠般珍贵难得,让人为之惊讶。 紧接着,诗人谈到儿童辈即将老去,他们在学术上的研究或许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严谨认真。而在诗人眼中,自己一生都在研究诗词的意境,绝不会轻视这份学问。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对惠连的才思十分敬佩,愿意在登临之时再次寄托远方的思念。这表达了诗人对诗词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二首 其二》是北宋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正值宋太宗至道年间。 此时,北宋朝政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富裕,文化氛围浓厚。然而,表面上的和平繁荣掩盖不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如皇位继承问题、官僚腐败、阶级差距等。在这种情况下,冯山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人生际遇方面,冯山曾担任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入了解。他不仅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关切,还在任上努力改善民生,受到当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歌传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 总之,《再和二首 其二》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人文关怀,展现了冯山作为一名士大夫对国家和民生的深深忧虑与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