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蓬州图南
临老蹉跎来剑阁,故人留滞在蓬池。
光阴一别六七载,功业半生多少时。
谪宦可怜嗟子骏,径归难学羡诚之。
何当江上重携手,同到三轩看旧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年之际,我在剑阁蹉跎岁月,老朋友却滞留在蓬池难以离开。分别已有六七年,半生过去,功名事业却仍未有成。想起被贬谪的朋友子骏,真是让人怜惜;而诚之能够直接回家,令人羡慕不已。何时我们才能再次在江边携手,一起去观赏那些旧日的诗篇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临老蹉跎来剑阁:临老,老年的时候;蹉跎,指时间白白过去,无所作为;剑阁,指四川剑门关,这里用以比喻艰难的境地。
2. 故人留滞在蓬池:故人,老朋友;留滞,停留或搁置;蓬池,指四川成都的浣花溪,这里借指成都。
3. 光阴一别六七载:光阴,时间;一别,分别一次;六七载,大约六七年。
4. 谪宦可怜嗟子骏:谪宦,被贬谪的官员;可怜,同情;嗟,感叹;子骏,汉代刘子骏,他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但因病未能赴任,后人以此为例表示对迁谪者的同情。
5. 径归难学羡诚之:径归,直接回家;难学,难以效仿;羡,羡慕;诚之,东汉张诚之,因父丧辞官回乡,三年不仕,世人敬慕他忠孝双全。
6. 何当江上重携手:何当,何时;江上,江边;重携手,再次牵手。
7. 同到三轩看旧诗:三轩,四川剑阁的一处地方;看旧诗,观看以前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
赏析
《寄陈蓬州图南》这首诗,开篇即以“临老蹉跎来剑阁,故人留滞在蓬池”两句描绘出诗人与故人的境遇,感慨时光流逝,友情深厚。接下来,“光阴一别六七载,功业半生多少时”表达出二人离别多年后,依然无法实现各自的抱负和事业。第五句和第六句则引用古人的例子,感叹贬谪之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何当江上重携手,同到三轩看旧诗”展现出诗人期待有一天能与故人重逢,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陈蓬州图南》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前后,即北宋仁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冯山一直关注着国家政治和民生问题,对当时的朝廷腐败和社会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
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前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与改革有关的争议和讨论。作为一位关心国事的文人,冯山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蓬州图南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改革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冯山通过对景物和季节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传达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这种情感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