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梓漕李竦端臣赴阙

标题包含
送梓漕李竦端臣赴阙
道途去无穷,岁序嗟易改。 相知念远别,遇物增感慨。 悲懽劳寸心,喣沬异江海。 南归得嘉报,迅掉若旋凯。 机穽触不发,神明怳犹在。 名因困愈重,事虽晚可待。 去就勿自谋,冥冥付真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道路通向无尽远方,时间感叹着匆匆流逝。 我们了解彼此思念遥远的地方,遇见事物增加感伤与感慨。 悲喜忙碌占据心头,如同江水和海沫的区别。 南归得到喜讯,快速行动如同旋转的胜利旗帜。 陷阱尚未触发,精神尚存,恍恍惚惚。 名声因困苦而更显重要,事情虽然晚来但仍有期待。 不必自我谋划进退,让命运交给主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送别诗,用于临别时表达感情和祝愿的诗。 2. 梓漕:梓州路转运使,古代官职名。 3. 李竦端臣:人名,即此诗的受赠者。 4. 阙:宫殿、朝廷,此处指京城。 5. 道途:道路,此处指旅程。 6. 无穷:无极限,形容路途遥远。 7. 岁序:时光流逝的过程,这里指岁月。 8. 嗟:感叹词,表示悲哀或叹息。 9. 相知:相互了解、关系亲密的朋友。 10. 念远别:思念远离的朋友。 11. 遇物:遇到事物,与所遇之人相对而言。 12. 悲懽:悲痛和欢乐,泛指情感。 13. 寸心:心中,形容内心情感。 14. 喣沬:温暖和湿润,形容关爱和帮助。 15. 嘉报:好消息,对别人的赞美和肯定。 16. 迅掉:迅速离开。 17. 旋凯:凯旋,胜利而归。 18. 机穽:陷阱,喻指危险和诱惑。 19. 触不发:触及而不发难,形容沉着冷静应对困难。 20. 怳:恍惚,神志不清。 21. 名因困愈重:名声因为困境而更加响亮。 22. 事虽晚可待:事情虽然来得晚,但仍有希望实现。 23. 去就:进退,取舍。 24. 冥冥:昏暗不明,形容神秘莫测的事物。 25. 真宰:宇宙的主宰,神明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送梓漕李竦端臣赴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歌。首联“道途去无穷,岁序嗟易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限感慨,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友情难舍。颔联“相知念远别,遇物增感慨”则强调了离别的悲伤,遇到任何事物都会让人产生感慨。颈联“悲懽劳寸心,喣沫异江海”描述了诗人内心矛盾的情绪,既有悲伤又有欢欣。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认为虽然目前困境重重,但名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重要,尽管事情现在进展缓慢,但仍有望取得成功。尾联“去就勿自谋,冥冥付真宰”则传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李竦端臣能够遵循命运的安排,不要过分担心自己的未来。整首诗情感复杂,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寄予了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梓漕李竦端臣赴阙》是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8年左右,正值宋真宗在位时期。此时北宋国家昌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段时间里,冯山在官场生涯中颇有建树,曾任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等职,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在与李竦端臣分别之际,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诗中的“罗浮山下江村路”描绘了两人分手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而“五羊城头春色浓”则是对朋友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