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使李献甫有书云千山万水之间泥泞劳苦不可胜言者因以诗答之
使车东按宕渠还,霖潦千山万水间。
为把仁恩行郡国,肯教愁色到容颜。
高贤本为苍生起,良骥应无白日闲。
从此促归天上去,翺翔鹓鹭紫宸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着车沿着山水间的渠回东,路上满是雨水。
为了传播仁爱来到各地,不让忧愁染上一丝容颜。
高尚之人原为百姓奋起,千里马儿不应闲置。
现在要赶紧回到天上的宫阙,与那凤凰一并在朝堂中翱翔。
去完善
释义
【运使】负责运输的官员。
【李献甫】人名,生平未详。
【书】书信。
【千山万水之间】泛指路途遥远。
【泥泞】指道路湿滑难以行走。
【劳苦不可胜言】形容辛苦程度无法用言语表达。
【使车】古代使者所乘的车,这里指运使李献甫的交通工具。
【东按】巡视东方。
【宕渠】古县名,位于今四川省。
【霖潦】连绵不断的雨水。
【仁恩】仁爱之心。
【行郡国】巡查各郡国。
【愁色】忧愁的神情。
【容颜】面容。
【苍生】百姓。
【良骥】优秀的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白日闲】指有才干的人不应闲置。
【促归天上】催促回到朝廷。
【翺翔】展翅飞翔。
【鹓鹭】比喻朝官。
【紫宸班】皇帝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千山万水之间的奔波劳苦,却无怨无悔地为百姓谋福祉的情景。诗人将自己和同事比喻为贤能之士和高贵的良驹,甘愿为民忙碌而不让忧虑染上眉梢。最后,表达了希望尽快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愿望。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切关爱,彰显出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运使李献甫有书云千山万水之间泥泞劳苦不可胜言者因以诗答之》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960年—979年的五代十国时期,由冯山所著。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大都受到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冯山此诗抒发了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的豪情壮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可以视为反映了冯山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的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