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甘寄李献甫
果山多果遍林丘,惟有黄甘格最优。
繁结几经秋雨熟,完滋宜带晚霜收。
霞余点缀青林远,星散玲珑绿叶稠。
秀色盈衢争委市,秾香浮水半通舟。
金苞烂漫差三等,乳蒂龙钟占上游。
一宴尝珍皆绝品,万钱要价或轻酬。
盘筵皎洁如圆盖,梨栗粗凡似赘疣。
蕴藉佳宾忻共赏,芬芳醇酎雅相投。
殷勤食指尝先动,顾盼馋涎已自流。
花瓣琼瑶纷落爪,云腴冰雪冷侵喉。
蒲萄锁碎终非匹,荔子肥甘仅可俦。
但效儿童贪磊落,不知牙齿怯飕飗。
力蠲消渴多年病,清酿骚吟一腹秋。
属餍且行犹掌上,闷余虽卧亦床头。
肤轻渐密衣犹重,种好悬囊子尚留。
憔悴瀼西三寸小,酸寒东望一枚休。
柽均奴仆知郎贵,橘类砆砥比玉羞。
美实旧嗟遗贡禹,嘉名今愧下温州。
多栽厚利羸栀茜,一熟经时汗马牛。
晚岁幸为安汉守,眼明重到洞庭游。
已将滋味千时好,宁免苞苴徇世求。
大嚼有谁能快意,素餐无事却成忧。
徐陵奖识诗辞古,胡济矜夸赋笔遒。
愿得新篇聊假借,庶几声望出遐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硕果累累的果山上,金黄色的黄甘果是最优质的品种。经过秋天的数次成熟和收获,它们的味道完美无瑕。它们犹如傍晚的星空点缀在绿叶丛中,以它们的鲜美吸引众人驻足。这些美好的果实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市场上,有时甚至漂浮在水面上。有些包裹着金黄色花朵的果实处于顶级水平,而一些新鲜的、带有龙钟乳蒂的果实也占据了高端市场。在这些盛宴上,所有的珍品都被视为一流美食,但有时候价格却偏低。
饭桌上的盘子闪闪发光,像圆形的盖子一样覆盖着各种水果,其中的梨子和栗子却像皮肤上多余的小瘤一般平凡。这里的宾客优雅而愉快地分享美食,美酒的味道也令人陶醉。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地品尝这些美味佳肴,垂涎欲滴。他们的手指在空中舞动,口中满是美食带来的满足感。那些掉落的如雪片般的美丽花瓣,让人感觉就像嘴里含着冰冷的果冻。葡萄的美味与荔枝相比略显不足,但依然美味可口。人们仿佛回到童年的时光,对美味的食物毫无抵抗力。酒足饭饱之后,尽管他们在床上躺着,但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些美味仿佛就在手边。衣服变得轻便,但美味的食物仍让他们感觉充实。
曾经憔悴的三寸小红果,现在被酸楚环绕,让人觉得不舒服。柽柳虽然平凡,但却因为与珍贵果实有关联而被认为高贵;柑橘虽然普通,但比起粗糙的石头,它更接近于珍贵的玉石。人们对美味的赞美总是经久不衰,而如今这些美味的果实却在温州一带受到赞赏。种植者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只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他们的晚年,他们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守护者,可以亲眼目睹这些美好的果实,并且再次游览美丽的洞庭湖。他们总是努力为世人提供最好的美食,却又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事实上,每个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都感到一种忧虑和困扰。
有时候,我们感叹古人的诗词太过古老,以至于无法完全理解;我们也钦佩胡济的华丽诗篇和深情的赋笔。我们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得到认可,同时也希望能将自己的名声传遍四海。总之,关于美食的美好事物总是让人们向往不已。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涉及的地名、历史典故和古今异义类词的注释:
1. 《黄甘寄李献甫》:题目中的“黄甘”指黄色的甜瓜,全名是“果山多果遍林丘,惟有黄甘格最优。”这句表示在众多的水果之中,只有黄色的甜瓜的品质最为优良。
2. 果山:是指产果的山地,这个地名出现在第一句“果山多果遍林丘”中,描述了产出丰富水果的山地的场景。
3. 冯山:是这首诗的作者,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于黄甘的喜爱和赞美。
4. 胡济矜夸赋笔遒:这句中提到的是唐代文人胡济,他在这首诗中被用来代表擅长写作的人。
5. 徐陵奖识诗辞古:这句话提到的是南朝梁代的文人徐陵,他的诗歌受到很高的评价,被誉为古代的优秀诗篇。
6. 金苞:形容金黄色的花朵。
7. 乳蒂:这里指的是植物的果实。
8. 匝市:是指市场的一种繁华景象。
9. 盘筵皎洁如圆盖:这里的圆盖指的是一种形状为圆形的食物容器。
10. 梨栗:分别指代梨子和栗子。
11. 蒲萄:指葡萄。
12. 荔枝:指荔枝树。
13. 酸寒:是一种味道酸涩的水果。
14. 柽均奴仆:柽均是指桃树的果实,奴仆在这里表示桃树的地位较低。
15. 东望一枚休:这句诗表示向东边看去,一棵果树上的果实已经没有了。
16. 玉羞:这是一种产自南方的美玉。
17. 荔枝:这是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水果。
18. 温州: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城市,以其出产的荔枝而闻名。
19. 经时汗马牛:这句表示这种水果的生长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以至于连马和牛都会因为长时间的劳动而感到疲劳。
20. 安汉守:这是一个古代的官职,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税收。
21. 洞庭游:这里是比喻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22. 苞苴:在这里指的是用叶子包裹的食物。
23. 素餐无事却成忧:这句表示虽然吃素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会感到忧虑。
24. 遐陬:是指边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黄甘寄李献甫》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黄甘果的诗歌。首联介绍果山的果实种类繁多,其中黄甘品质最为优秀;颔联描述了黄甘果树经过秋雨的滋润和晚霜的洗礼后,结出的果实饱满而美味;颈联用霞、星两个意象比喻黄甘果的颜色和形状,表现出丰收的景象;尾联则讲述了诗人品尝黄甘果的感受,以及黄甘果的种种优点。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将黄甘果的特点和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甘寄李献甫》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朝廷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但官场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在人生际遇方面,冯山早年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得到范仲淹的推荐,得以出任地方官员。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疾苦,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然而,他在官场上却受到排挤,仕途并不顺利。
时代背景方面,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逐渐奢侈腐化。官场腐败、权臣弄权的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儒家士大夫阶层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纷纷要求改革。然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并无大志,对改革派的支持有限,导致改革进展缓慢。
综上所述,《黄甘寄李献甫》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又存在诸多问题的时代。诗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科举不第、官场受挫的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前途和民生疾苦。因此,这首古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