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明复铁老君观
放辔逍遥物外情,登真一境照人清。
巍然道德玄元像,传得胚浑太古精。
造化工夫应默运,神仙仪相自随成。
江山地胜空遗迹,圣智长存即久生。
寂寞黄冠犹好事,微茫丹灶不知名。
淮南英胄来瞻仰,骤起清风化蜀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马儿自由驰骋享受大自然的美,道家的境界展现出清澈的智慧。
高尚道德的道家形象映入眼帘,传承着远古时期的神秘精华。
自然的神奇力量在无声中运转,神仙的面貌也在逐渐清晰。
美好的江山景色伴随着古迹,智慧的光芒永不消逝。
孤独的黄冠道士依然坚守使命,渺小的炼丹炉已经默默无闻。
从淮南而来的英勇之士前来瞻仰,立刻掀起一阵清风,教化了蜀地的百姓。
去完善
释义
《和刘明复铁老君观》注释:
1. 刘明复:宋代人物,生平不详。
2. 铁老君观:位于四川南充的一座道观,相传为汉代道家张道陵修炼的地方。
3. 放辔逍遥物外情:放辔,放开缰绳,指无拘无束;逍遥,闲适自得;物外情,超脱尘世的感情。
4. 登真一境照人清:登真,升仙;一境,一种境界;照人清,使人清醒。
5. 巍然道德玄元像:巍然,高大威严;道德,道德修养;玄元像,道教的神祇形象。
6. 传得胚浑太古精:胚浑,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太古精,远古的精华。
7. 造化工夫应默运:造化,天地万物;工夫,工夫;默运,默默运行。
8. 神仙仪相自随成:神仙,神仙的形象;仪相,外表;随成,自然而然地形成。
9. 江山地胜空遗迹:江山,山水;地胜,地势优美;空遗迹,仅存遗迹。
10. 圣智长存即久生:圣智,智慧;长存,永远存在;久生,长久生存。
11. 寂寞黄冠犹好事:寂寞,孤单;黄冠,道士的帽子;犹好事,仍然关心世事。
12. 微茫丹灶不知名:微茫,模糊不清;丹灶,炼丹的炉子;不知名,不知道名字。
13. 淮南英胄来瞻仰:淮南,地名,位于安徽省;英胄,英勇之人;来瞻仰,来参观学习。
14. 骤起清风化蜀氓:骤起,突然兴起;清风,清廉之风;化蜀氓,教化四川的人民。
去完善
赏析
《和刘明复铁老君观》冯山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刘明复共同游览铁老君观的情景。诗人在观赏过程中感悟到道教的精神境界,体验到神仙般的超脱。诗中赞美了道家祖师老子的崇高形象,以及道家信仰的神秘力量。诗人通过参观铁老君观这一景点,对自然与人文进行了深入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刘明复铁老君观》是北宋时期诗人冯山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80年前后,正值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冯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诗歌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一生经历了北宋初期的和平时期,这段时期内,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使得冯山能够更加专注于诗歌的创作。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深受时人喜爱。
在这段时间里,冯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刘明复。刘明复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才华横溢,与冯山交情甚笃。他们经常一起游览名胜古迹,互相交流诗歌创作的心得体会。在一次游览铁老君观的过程中,冯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和刘明复铁老君观》,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