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
腊雪洗顽碧,晴凫浴澄𪑩。物色互磨错,清辉深不变。沧浪与少室,幽人罕兼见。少憩托高怀,回头簿书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日雪花洗净了大地,晴天里的野鸭在清澈的水里嬉戏。景色相互交错,而那明亮的月光依然永恒。碧海青天,这样美好的地方很少被世人发现。稍作休息,寄托着高远的情怀,回头看那些繁琐的文书,不禁感到厌倦。
去完善
释义
1. 和:唱和,以诗词回应他人诗词之意。
2. 利漕:指一种官职,是管理航运事务的官员,这里可能指代具体的人物。
3. 徐师旦:人名,生平未详。
4. 之才:表示才能卓越。
5. 文龙:有文化且优秀的人才。
6. 山水之秀:赞美自然风景优美。
7. 腊雪:指的是冬季下的大雪。
8. 洗顽碧:顽碧,原指品质坚硬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山水的颜色。这句是说大雪洗净了山水的绿色。
9. 晴凫:晴天时的野鸭。
10. 浴澄𪑩:指野鸭在清澈的水中游泳。
11. 磨错:相互摩擦,比喻万物之间的互动。
12. 清辉:明亮的月光或日光。
13. 沧浪:水名,流经今湖北、湖南等地,这里可能是指广阔的水域。
14. 少室:即少室山,位于河南登封,这里可能是指高山。
15. 幽人:隐居之人。
16. 兼见:同时看到。
17. 薄书:古代官府文书的总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以“腊雪”、“晴凫”、“物色”等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世态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自在生活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的高峰,诗歌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冯山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他在当时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受到了朝廷的重用。然而,他在官场上也遭遇了一些挫折,这使他更加向往恬静自然的田园生活。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特别是在边疆地区,与外族的战争时有发生。这使得当时的文人骚客们更加关注国家民族的安危,关心人民的疾苦。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山创作了这首《和利漕徐师旦之才文龙山水之秀》。通过对秀美的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冯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北宋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