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上金陵王荆公

标题包含
寄上金陵王荆公
圣贤遗陈迹,文章隐至神。 北天开盛际,南国起斯人。 兼济希先觉,公传袭大醇。 卑飞随世俗,默观养经纶。 僶俛怀铅椠,徊翔表缙绅。 英声摇海岳,高步出风尘。 去就迟难进,谋猷久未伸。 两朝虽顾遇,大节每逡巡。 四海倾台辅,千龄偶圣辰。 有为今道德,无间古君臣。 雕琢唐文盛,更张汉法新。 风霆传信令,束䌸解生民。 所志惟膏泽,当除亦斧斤。 寸心劳远御,独手助洪钧。 钟鼎无前迹,江湖自在身。 功名非雅意,出处自天真。 鸿雁云霄势,芝兰道路春。 轲雄平可驾,房魏浅非伦。 江汉无良产,衣冠窃滥巾。 才非当世用,仕为有时贫。 衔策驱驰久,风波出没频。 古心终少合,老态强难驯。 名教谁依托,文书但隐沦。 师门常耿耿,相府旧循循。 万里音容阔,诸生气义均。 绛纱瞻楚泽,白髪倦漳滨。 鄙俚虽能达,精微岂尽陈。 青云如可附,何处更求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代圣贤留下的智慧,深藏着无穷奥秘。 犹如北方天空洒满光明,南方崛起人才辈出。 希望效仿古人兼济天下,传承着崇高的品质。 虽然处于平凡的地位,却默默地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始终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向社会展示良好的形象。 尽管名声不显,却能震慑人心,显示出超群的风度。 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不知如何决策;即使受到多次举荐,却依然不愿改变立场。 在政治舞台上,协助君王治理国家,期望实现千年一遇的美好时代。 当今世界应注重道德修养,无论何时都应尊重传统价值观。 对于唐朝的文化艺术,我们应当发扬光大;而汉代的法律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弘扬正义、解除人民疾苦,是我不变的志向;为了去除社会的弊端,我愿意贡献一份力量。 为实现宏伟目标,我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保持自由的个性,不受束缚。 朝廷之上没有功名利禄的追求,江湖之中却享有人格独立与自由。 隐居山水的志愿从未改变,人生道路的选择发自内心。 翱翔长空的鸿雁,散发出无限的活力;伫立道旁的芝兰,奉献出芬芳的花朵。 战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也可与他们并肩同行;房玄龄和魏徵的智慧,相较之下就显得逊色不少。 这里没有丰饶的土地,唯有儒士风度的传承。 我的才华无法被这个时代所用,有时候为生活所迫,也会选择做官。 长期奔波于世间,历经风雨飘摇;然而心灵深处依然难以融入主流,即使年老体衰也难以驯服。 追求真正的名教事业,寄托于志同道合之人;却又只能隐姓埋名,将身心隐藏于文字中。 对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对宰相之职也能按部就班。 尽管相距遥远,彼此的关怀却无所不在;无论是激昂青春还是白发苍苍,都是珍贵友谊的见证。 言辞虽然粗俗,但能传达真诚的情感;世间的哲理博大精深,怎能用三言两语说清? 若有朝一日青云得志,还到哪里去寻找仁人志士?
去完善
释义
收到内容后直接返回对应的注释,无需额外的解释说明。
去完善
赏析
《寄上金陵王荆公》是宋代诗人冯山写给王安石的一首诗,以王安石的人物事迹为依托,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这首诗首先通过赞扬古代圣贤、文章来表达对王安石的敬仰,然后描绘了王安石身处变革之中的坚定立场。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王安石仕途艰辛的关切,以及对他崇高人格的赞美。最后,诗人通过对王安石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其始终坚守信念的精神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言辞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上金陵王荆公》是南宋诗人冯山写给王安石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1144年,此时正处于宋金战争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在这一年里,冯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负责全国的文化教育事务,他在这段时间里积极提倡新学,推动文化发展。而王安石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主持变法改革,但因政治斗争失败而退居金陵(今南京)。冯山与王安石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改革的期望使他们成为了精神上的知己。这首词表达了冯山对王安石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共同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