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呈梅石赵都大
久旱天地焦,酷出秦法外。
一雨中夜来,汉兵起丰沛。
万物皆吐气,昭苏脱厄会。
忧国有天人,爱民如子辈。
心香彻九关,化为云叆叇。
生意一万里,直在方寸内。
老农相与言,晓晴坐牛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干旱使得天地都像被烤焦了,秦朝严酷的法律都无法与之相比。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刘邦和项羽的起义军从丰沛之地崛起。
一切生命都在雨水中恢复了元气,仿佛摆脱了困厄的重生。
有忧国忧民的天人,他爱护人民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的仁爱之心犹如芬芳的香气,直上九重天,化作漫天的云彩。
他的无限生机犹如照亮万里的光芒,其实就在自己的内心之中。
农民们相互交谈着,享受着晴天坐在牛背上劳作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久旱:长时间的干旱。
2. 秦法: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法制法规。
3. 一雨:一场雨水。
4. 中夜:午夜,深夜。
5. 汉兵:这里指汉代的农民起义军。
6. 丰沛:丰县和沛县,位于江苏省北部。
7. 昭苏:原指阳光普照,引申为万物复苏。
8. 厄会:摆脱困境的机会。
9. 天人:天意和人意。
10. 心香:心中虔诚的祷告。
11. 九关:天宫的九重门。
12. 云叆叇: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13. 生意:生机和活力。
14. 方寸:极小的空间,这里指心胸。
15. 老农:年老的农民。
16. 晓晴:早晨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喜雨呈梅石赵都大》是南宋诗人释道璨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和对天神保佑、民安国泰的期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久旱天地焦,酷出秦法外”描绘了长时间干旱导致的田地开裂、生灵涂炭的景象,揭示了干旱的严重程度远超古人制定的律法规定,使得人们无法忍受。
颔联“一雨中夜来,汉兵起丰沛”写夜晚突降的一场大雨滋润了干涸的大地,犹如汉朝军队崛起于丰沛之地,气势磅礴。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颈联“万物皆吐气,昭苏脱厄会”描绘了降雨之后万物复苏的场景,仿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一般。这两句既写出了雨后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也寓含着人民渴望摆脱苦难的深切愿望。
尾联“忧国有天人,爱民如子辈。心香彻九关,化为云叆叇。生意一万里,直在方寸内。老农相与言,晓晴坐牛背。”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的关爱之情,诗人将这种情感诉诸笔端,使其化作弥漫天空的云彩。诗人认为,虽然土地广袤,但生命的力量源于内心,这就如同农民们在早晨放晴时坐在牛背上劳作,内心的信念和决心支持着他们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降雨给大地带来的新生以及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人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的关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呈梅石赵都大》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国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同时,宋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释道璨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因此,他在《喜雨呈梅石赵都大》这首诗中,通过对及时雨的赞美,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此外,从诗的题目来看,“梅石赵都大”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释道璨将这首诗呈给他,也是希望得到他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