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点绛唇

标题包含
点绛唇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 残柳参差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岸边的柳树早已凋零,只剩下稀疏的枝条,在风中凌乱地摇曳。
去完善
释义
第四桥:指苏州城外的甘泉桥;天随:唐代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此处暗喻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开篇描绘了一幅空灵静谧的画面,“燕雁无心”一句既写出了候鸟的自由,也反衬出词人内心的羁旅愁绪。“数峰清苦”则赋予山峰以人格化的情感,使自然景色充满哲理意味。下片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思考,“第四桥边”两句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这种愿望却因现实的无奈而无法实现。“今何许”三字饱含深沉的历史感,最后以“残柳参差舞”收束全词,余味无穷。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结合,展现了姜夔特有的清雅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十四年,姜夔时年三十二岁。彼时他正客居吴兴,虽才华横溢却科举不第,仕途困顿。在游历太湖时,面对江南秋景,词人不禁感慨身世飘零。"天随"是唐代隐士陆龟蒙的号,他曾隐居太湖,姜夔仰慕其高洁品格,欲与之神交。在这首词中,词人借景抒怀,将羁旅愁思与怀古幽情融为一体,展现出清空骚雅的艺术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