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自度曲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想当年友人西出阳关,初次分别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去完善
释义
阳关: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此处指送别之地。
去完善
赏析
上片以眼前春景入手,借"桃根桃叶"的典故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通过"歌扇""蛾眉"等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出一幅江南春日美人图。下片则转入时光流逝的惆怅,"宫烛分烟"点明季节变换,"空阶榆荚"寄托愁思,最后以"阳关送别"收尾,深化离愁别绪的主题。整首词意境清幽婉转,既写眼前实景,又融入历史典故,虚实相生,将个人情怀与时代变迁巧妙融合,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姜夔时值壮年,已是词名远播的词人。这一年他重游扬州,这座曾令他魂牵梦绕的城市。扬州自古繁华,而今却已不复昔日盛景。站在二十四桥畔,望着春水初涨、杨柳依依,词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首《琵琶仙》便是此时所作,借眼前之景抒发物是人非的惆怅,暗含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感伤。词中融入杜牧诗意,更显深沉蕴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