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喻道

标题包含
喻道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汉武帝和秦始皇曾经艰苦努力,未曾料到平凡人身上的真实与真诚。 他们未能察觉岁月的流逝悄然催人老去,也不知道仙境最终也会变得如同凡尘一般。 埋葬在沙丘之中的秦始皇终究留下千古遗憾,而沉寂于函谷关中的千古英魂仍守望着万年春色。 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等待着仙桃的神奇效果,这就像月亮里的仙子嘲笑凡人一样可笑。
去完善
释义
1. 汉武:指汉武帝刘彻。2.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3. 漫苦辛:指汉武帝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充满了艰苦辛酸。4. 那思:即“哪知”,表示没有意识到。5. 俗骨:指凡人肉身。6. 本含真:指人的肉身原本就包含了生命的真谛。7. 不知:这里是指没有领悟到。8. 流水:隐喻时间流逝。9. 催老:指时间的无情催人老去。10. 三山:古代神话中海上仙山的总称,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11. 也是尘:这里是指即便是海上的仙山,也逃不脱生死轮回的世俗规律。12. 牢落沙丘:指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宫。13. 终古恨:指千古遗恨。14. 寂寥函谷:指荒凉的函谷关。15. 万年春:象征永恒的青春。16. 长生客:指渴望长生不老的人。17. 仙桃饵:指传说中吃了可以长生的仙桃。18. 月里婵娟:指嫦娥仙子。
去完善
赏析
《喻道》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武秦皇的求仙问道与自然的循环规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作者讽刺了汉武帝和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苦苦奋斗,忽略了世俗之人天生就有纯真的本性。接着,诗人提醒人们,即使不了解流水在默默间推动着时光流逝,没有领悟到所谓的神山仙岛最终也会化为尘土。后半部分则提到了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宫的历史故事,以及函谷关一带万古长青的春天,进一步强调了生命无常的观念。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描述了那些追寻长生不老的人等待仙桃的美梦破灭,连月亮上的仙子都觉得可笑的场景,形象地揭示出求仙问道的虚妄。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讽刺,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哲理性的思考,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喻道》是晚唐诗人李咸用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势渐衰,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李咸用在这一时期的遭遇颇为坎坷。他原本出身书香门第,但家道中落,自幼便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这使他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此外,他在人生旅途中也曾遭遇过诸多挫折,如亲朋好友的离世、婚姻的不幸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为深刻,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严重。一方面,士人阶层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逐渐高涨,他们渴望变革,寻求新的出路;另一方面,佛教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士人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咸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寓意深远的《喻道》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