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俗之人不懂得识别这些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一直等到它真的高耸入云时,才开始赞叹它的伟岸。

去完善
释义
凌云木:指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树种,这里比喻有潜力的人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小松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自小刺头深草里”形象写出小松起初并不起眼,被深草遮蔽;“而今渐觉出蓬蒿”则展现其慢慢崭露头角。后两句笔锋一转,从世人角度出发,“时人不识凌云木”批判世人缺乏远见卓识,不懂得从小看大;“直待凌云始道高”讽刺他们只会在结果已定时才去追捧。全诗托物言志,以小松象征怀抱才华却未被赏识之人,行文流畅自然,寓意深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彼时杜荀鹤虽有才华却仕途坎坷。他出身寒微,早年屡试不第,饱尝人间冷暖。此诗正是他人生困顿之际所作,借物喻人,以小松自况。幼松初长时埋没深草无人问津,恰如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而当其长成参天大树方得世人称道,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不甘平庸、志存高远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