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周仲固尚论斋

标题包含
周仲固尚论斋
周侯不出何所为,闭门读书心自知。 箪瓢陋巷君不厌,读书万卷能忘饥。 上参羲皇下秦汉,采取英华几脱腕。 是非荣辱姑置之,忽若乘船到彼岸。 古人之学有传授,君生寂寞千载后。 问君何以识古人,袖手无言坐清昼。 以此读书为尚友,是事渺茫人信否。 人信不信君不问,松柏固难生培塿。 朝来落叶乱荒城,青山照人溪水横。 往来车马作尘土,想君深夜读书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周公侯不露面有何原因?静下心来自知他闭关读书矣。 住在简陋平房他不厌弃,读遍万卷书能忘却饥饿。 汲取上古智慧以修身,把握精华需付出努力。 是非荣辱暂且放一边,内心渐如抵达彼岸般宁静。 古人的学问讲究传承,可惜你在千年之后孤寂出生。 问我如何理解古人,我沉默不语坐在明亮的白日里。 用读书与古人为伴,此事真实但人多疑惑。 别人相信与否你不关心,正如松树和柏树难以生长在矮丘上。 早晨落叶纷杂荒芜的城市,青山映照着溪流。 车马喧嚣成为尘土,想象你在深夜静静读书。
去完善
释义
周仲固: 指汉代周子南,字仲固,曾为尚书令。 尚论斋: 周子南的居室之名。 周侯:周子南,因其曾为尚书令,故称周侯。 闭门:指自己决心读书,不愿做官。 箪瓢:用竹子编成的盛饭器,这里指生活简朴。 陋巷:狭窄的巷子,这里代指贫穷的生活环境。 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秦汉:指秦朝和汉朝,这里是泛指古代。 英华:美好的东西,这里指古人的学问和智慧。 脱腕:形容读书时努力汲取知识的过程。 是非荣辱:指世俗的成败得失观念。 姑置:暂时放下。 彼岸:佛教用语,指脱离生死轮回的极乐世界。 古人之学:指古代圣贤的学问。 传授:这里指流传下来的学问。 寂寞:孤独,没有知音。 何以:用什么方法。 袖手无言: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 清昼:白天。 尚友:结交古人为朋友,这里指以古人的学问为师。 是事:这件事。 渺茫:模糊不清。 人信否:别人是否相信。 松柏:松树和柏树,这里象征高尚的品质。 培塿:小土堆,这里比喻平庸之人。 往来:来来往往。 作尘土:被尘土覆盖。 夜深:深夜。
去完善
赏析
《周仲固尚论斋》吕本中赏析: 这首诗以“周侯”即东汉名士周敦颐隐逸不仕的故事开篇,描绘他闭门读书、清心寡欲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周敦颐在陋巷中的简朴生活和其丰富学识,展现了古人奋发向学的品质,以及精神上的超脱和对知识的渴求。 接着,诗人在描述周敦颐汲取古人智慧的同时,暗示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是非荣辱姑置之”意味着抛开世俗纷扰,潜心修炼。这种心境犹如从尘世喧嚣抵达宁静彼岸的舟楫。 随后,诗人感慨古人的卓越成就及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尚品德,用“袖手无言坐清昼”传达出对现代人心境的一种期望。同时,诗人提出把读书当作结交古人挚友的方式,并质疑此观点是否可信,从而凸显了读书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象比喻周敦颐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强调即使在尘埃满地的现实世界中,依然能够听到他在夜深人静时读书的声音。诗人通过对周敦颐形象的赞美,表现出自己对学问的热衷和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仲固尚论斋》是南宋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古代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189年至1256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吕本中生活在一个政治局势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时期。当时,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面临着金兵南侵的威胁。而诗人在朝为官,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吕本中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忧虑。《周仲固尚论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周仲固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热切期望。通过对周仲固高尚品质的学习和借鉴,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周仲固尚论斋》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