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游以前韵赋雪诗走笔和

标题包含
天游以前韵赋雪诗走笔和
剪水飞花下玉墀,驼裘忍冻一窥之。 寒侵凿落豪呼酒,冰合陶泓懒赋诗。 嵩岭齐腰缘个事,剡谿鼓棹欲何规。 唯欣嗣岁千仓积,玉烛调和运四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立方(1092年-1164年),字方叔,号野堂,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政治生涯中,葛立方历任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侍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玉砌台阶旁,剪水飞花翩然飘落,尽管身着厚实的驼裘,仍能感受到寒冷。寒冷的空气穿透酒杯,使人情不自禁地大呼喝酒取暖。砚台上的冰块封住了毛笔,使我想起懒得写诗的心情。 山峰仿佛要矮到与腰部齐平,这是因为其山巅被雪覆盖。剡溪的船只正在破浪前行,它们要去向何方?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丰收之年粮食储备丰富,如同四季调和、风调雨顺的美好时节。
去完善
释义
1. 剪水:比喻雪花像剪刀裁剪过的水。 2. 玉墀:宫殿前的石阶,这里指代皇宫或权贵之家。 3. 驼裘:骆驼毛做的保暖衣物。 4. 凿落:古代的一种酒令游戏,这里表示喝酒取乐。 5. 陶泓:古代毛笔的一种,这里指代写诗的文具。 6. 嵩岭:河南境内的中岳嵩山。 7. 剡谿:浙江嵊州境内的剡溪,是王羲之等文人墨客常常游玩的地方。 8. 嗣岁:来年。 9. 千仓积:丰收的景象。 10. 玉烛:指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五言律诗中,诗人葛立方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雪花飘落的美丽景象,以及冬日的寒冷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剪水飞花下玉墀,驼裘忍冻一窥之”,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雪花的轻盈姿态,仿佛是将水剪碎后的飞花飘落于白玉台阶之上。同时,诗人身着厚实的驼毛大衣,却仍能感到寒冷的侵袭,这也反映出冬日天气的严寒。 颔联“寒侵凿落豪呼酒,冰合陶泓懒赋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日子里,以豪放的姿态呼唤美酒,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因天气严寒而变得慵懒,提不起写诗的兴致。 颈联“嵩岭齐腰缘个事,剡谿鼓棹欲何规”,则以嵩山、剡溪两处景色为例,描述了冬天大雪封山的景象,以及诗人乘船游览时的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尾联“唯欣嗣岁千仓积,玉烛调和运四时”,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这与前文的描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寒冷天气中的生活体验。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葛立方作为一名政治家、文人,生活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曾任国子博士、太常少卿等职位,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至杭州。这首《天游以前韵赋雪诗走笔和》是他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诗歌之一。 在葛立方的时代,北宋正处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一方面,皇室贵族奢侈享乐,无视民生疾苦;另一方面,民间疾苦不断,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葛立方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对这一现象深感痛心。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天游以前韵赋雪诗走笔和》中,葛立方以雪为喻,表达了他在寒冷季节中对祖国河山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自己在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的无奈心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葛立方在艰难岁月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