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睡鸭凝香缕,白酒泻无声。
郊墟不办羊酪,照箸紫丝莼。
此去青山深处,邀得白云为伴,绝意请长缨。
一舸背君去,几幅布帆轻。
帝恩重,容绿隐,吏祠庭。
膝间文度安亲,得计是扬名。
珍重金兰交契,共惜匆匆别去,送我几烟林。
异日怀君处,凝睇乱层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沉眠的鸭子散发的香气弥漫在空中,而清醇的白酒流动时没有声响。
在这个偏远的乡村买不到奶酪,但我们可以品尝美味的紫色丝莼。
我将前往青山深处,邀请白云作为我的朋友,决心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我将乘船离开你,让几幅轻飘飘的帆布载着我去远方。
皇帝的恩情深厚,让我能在绿色的竹林中隐居,又在官府里得到祭祀。
我要陪在亲人身边,让他们感到安定和幸福。
与好友们的情谊珍贵,共同珍惜这匆匆离别,送别我时烟雾笼罩的树林。
将来怀念你的日子,我只能凝望那重重叠叠的山峰。
去完善
释义
1. "睡鸭":指薰炉中燃烧的香气,使薰炉形似睡鸭,其香气如凝住的线条。
2. "白酒":一种米酒。
3. "无声":形容酒的流淌没有声音。
4. "郊墟":郊外荒凉的景象。
5. "羊酪":奶酪的一种。
6. "紫丝莼":紫红色的莼菜。
7. "青山":喻指隐居的地方。
8. "白云":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9. "长缨":比喻求官心切的人。
10. "一舸":一只船。
11. "背君去":离开君王而离去。
12. "几幅布帆轻":暗示自己乘舟出行。
13. "帝恩重":皇帝的恩情深重。
14. "容绿隐":允许自己在绿色的山林中隐居。
15. "吏祠庭":做地方官的职务。
16. "膝间":儿子在父亲身边。
17. "文度":指有才华的人。
18. "安亲":侍奉父母。
19. "得计":得以实现计划。
20. "是扬名":能得到名誉。
21. "金兰交契":指深厚的友谊。
22. "匆匆别去":快速离别。
23. "送我几烟林":指友人望着我离去的方向。
24. "异日":未来的一天。
25. "凝睇":注视远方。
26. "层岑":重重叠叠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词风淡雅,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的“睡鸭凝香缕,白酒泻无声”,通过描述睡鸭和白酒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作者以“郊墟不办羊酪,照箸紫丝莼”一句,展现了乡野村间的日常生活,表达出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词的下阕,作者写道:“此去青山深处,邀得白云为伴,绝意请长缨。一舸背君去,几幅布帆轻。”这表达了词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友谊的珍视。这种生活态度与杜甫的“此身岂得长浮沉,乞身当及强健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尾的“异日怀君处,凝睇乱层岑”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即期待与友人重逢的那一天,共赏美好景色。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词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人生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名篇,创作于公元1158年。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公元1158年的中国,南宋时期的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金兵入侵,民生疾苦,政治腐败,国家局势严峻。作为文人墨客,葛立方身处其中,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一时期的文人往往选择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葛立方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既是文人墨客,又是政治家,担任过朝中要职。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既有文学创作的才情,又有心系国家的责任感。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文人的细腻情感,又具有政治家的洞察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