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评梅)

标题包含
满庭芳(评梅)
一阵清香,不知来处,元来梅已舒英。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细看高标孤韵,谁家有、别得花人。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 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问横空皎月,匝地寒E648。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幽奇处,素娥青女,著意为横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立方(1092年-1164年),字方叔,号野堂,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政治生涯中,葛立方历任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侍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股清幽的香气飘来,不知道从哪里传来,原来是一株梅花开放了。它从竹篱间探出头来,微笑着向人们展示它的芬芳。仔细欣赏这独特而高雅的花卉,谁家能培养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呢?它就像唐朝魏徵的文人风度和晋朝夷甫的名士风采一样迷人。 北方的梅树枝条刚刚绽开一半,在水边的倒影中显得飘逸柔美。它们仿佛在问空中的皓月和大地上的寒气:“我能比得上这样的梅花吗?”的确,这花的清雅脱俗之美,需要你来细细品味和评价。在这美景之中,嫦娥和青女仙子也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施展法力,为梅花增添更多迷人的姿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满庭芳:词牌名。 2. 元来:原来。 3. 梅已舒英:梅花已经开放。 4. 高标孤韵:指梅花的高尚品质与独特的风韵。 5. 花人:指爱花之人。 6. 魏徵妩媚:指梅花的美丽。魏徵是唐朝的贤相,以刚直不阿著称,此处借以形容梅花的坚韧不屈。 7. 夷甫太鲜明:夷甫,西晋名士王衍的字,他以才辩著称,此处借以形容梅花的艳丽。 8. 北枝:北方的梅树。 9. 方半吐:刚刚开放一半。 10. 水边疏影:水边的梅花疏朗的影子。 11. 绰约娉婷:形容梅花婀娜多姿。 12. 横空皎月:天空中的明亮月亮。 13. 匝地寒E648:满地寒气。 14. 何似此花清绝:什么样的花儿能比得上这梅花的清雅脱俗。 15. 子细推评:仔细品味。 16. 幽奇处:梅花清幽奇特之处。 17. 素娥青女:指嫦娥和青女,分别是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子与月宫女神,这里借以形容梅花的优雅和纯洁。 18. 著意为横陈:特意展示梅花的横斜姿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满庭芳(评梅)”,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先,诗人以“一阵清香”开篇,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梅花的香气之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享受。接着,他描述了梅花的姿态,如“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写出了梅花在枝头绽放的娇美之态,让人陶醉其中。 在词的下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他以“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来形容梅花的形态之美,展现了梅花在水边的独特风姿。同时,他还用“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来表达自己对梅花品质的肯定,希望读者能够细细品味梅花的品质。最后,他以“幽奇处,素娥青女,著意为横陈”来形容梅花的清幽之美,表达了梅花与月光相映成趣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评梅)是北宋词人葛立方的一首咏物词,通过梅花描绘出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57年左右,此时葛立方正值中年,他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学者和官员。在那个时代,士人阶层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修养颇受重视,而梅花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被广泛赞美。 在这个时期,葛立方本人也有着丰富的经历和人生阅历。他在朝为官,曾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端明殿学士等职。期间曾参与编写《崇文总目》等大型文献,并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此外,他还致力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当时的一些知名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等都有过交往。 结合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宋朝是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尤其是诗词方面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士人之间的交游唱和以及寄情山水的隐逸思想颇为流行。因此,葛立方的这首咏物词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他在仕途中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