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假面铺

标题包含
假面铺
圣朝久变文身俗,四海谁非革面人。 此地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当今这个美好的时代,人们已经逐渐摒弃了过去的陋习。放眼全国,又有哪个人不是在做着自我改变呢? 尽管这个地方的名字还没有被正式更改,但相较于那些追求虚伪、矫饰的人,这里的人们显得更加真实可靠。
去完善
释义
《假面铺》:本诗通过对比现实中的假面与历史上的文身来揭示人性。诗人表达了真实情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 1. "圣朝久变文身俗":此句意为“如今的盛世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崇尚纹身的风俗”。"圣朝"在这里是指唐代统治者对文化的尊重。 2. "四海谁非革面人":这句话的含义是四海之内有谁不曾戴上面具生活呢?意指世人都在现实中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3. "此地胡为名未改":"此地"指的是"假面铺"这个具体的地方。"胡为"表示"为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的名字虽然没改,但已经没有过去的含义了。 4. "犹胜酬伪必言真":这句意为即使为了应酬假装真诚,也总比一味地强调真实要好。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无奈与宽容。
去完善
赏析
《假面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讽刺的诗。诗人以“假面”为主题,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戴着面具生活的现象。诗中表达了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渴望和对虚伪的厌恶。同时,诗人还提醒我们,即使在面对虚伪时,也要保持真实的自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假面铺》是宋代诗人任希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也就是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文学方面,宋代诗歌逐渐摆脱唐代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此时,诗词更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任希夷作为宋代文人,受到这一时代风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寓含着对人生百态的思考。 具体到这首诗,“假面铺”是一个象征性的主题。它可能代表人们为了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戴上的面具,也可能暗示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结合任希夷的个人经历来看,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可能遇到过许多戴着面具的人,从而产生了这样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